进入2017年不足两个月,公募基金行业已先后有5家公司发生总经理变早码困更,其中4位总经理因个人原因离职。下面我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了解。
春节前后通常是公募基金行业离职高发期,2017年以来,已先后有4位基金公司总经理离职,基金经理离职或变动现象更是频繁,行业内人才高流动性已成常态。
高管和基金经理频频变更
进入2017年不足两个月,公募基金行业已先后有5家公司发生总经理变更,其中4位总经理因个人原因离职。1月20日,公募老将杨东正式宣布离开兴全,引发市场巨大关注;1月25日,杨兵由红土创新基金副总经理转任总经理;1月26日,宝盈基金也释出公告,称总经理汪钦因个人原因辞职;接着是海富通总经理刘颂因个人原因于2月3日离任;此后的2月14日,华润元大基金公告,总经理林瑞源因个人原因离任,孙晔伟将接模亮任总经理职位。
除了总经理之外,基金公司其他高管更换也颇为频繁。2017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华商基金副总经理刘巨集、中金基金督察长沈芸、兴银基金副总经理郑泽星和卢银英、大成基金督察长杜鹏、新华基金副总经理林艳芳等离任,且不转任公司其他工作岗位。
基金经理变更资讯则更是密集。中邮风格轮动基金2月21日释出公告,王曼不再担任基金经理一职,不再转任公司其他职务,该基金由邓立新单独管理。长信银利基金也于同日释出公告,基金经理毛楠因个人原因离职,不再转任公司其他陆念职务,该基金由高远单独管理。据Choice资料统计,截至2月22日,已经有300多只基金发生基金经理变更,其中多位基金经理离职,其中包括宝盈基金经理彭敢、上投摩根基金经理吴文哲、融通基金经理刘格菘、信诚基金经理聂炜、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经理何景风等。
人才高流动性常态化
近几年来,基金行业人才的高流动性趋势越发明显。业内人士分析,公募基金公司变更高管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一是公司股东方变更,进而更换公司管理层;二是高管转投私募、其他公募基金公司等,比如对于兴全总经理杨东以及华商基金副总经理刘巨集的离职,业内揣测他们将投身私募;三是董事会对公司治理和经营业绩不甚满意,引发总经理被动“下课”,这在一些成立较晚或者规模较小的基金公司中尤为明显。
与此同时,在大资管时代,公募基金公司数目大为扩容,其他资管机构对于高管以投研人才需求也相当旺盛,导致行业人才流动较为频繁。
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08家,其中中外合资公司44家,内资公司64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管子公司共12家,保险资管公司1家。且有越来越多的机构申请设立公募基金公司,目前共有约40家基金公司等待审批。而名单中,曾经供职公募的私募基金掌门人与外界个人或公司联手重回公募的已有多例。
随着基金公司投研人才的频繁变动,基金经理年轻化趋势越发凸显。根据Choice资料此前统计,公募基金行业共1388名基金经理,按照其工作年限划分:1-2年工作经验的占比最大,达到29%;4年以上占比居次,为26%;2年以内的人数占比达49%,接近半数;三年内的占比65%。资料充分证明,在当下,公募基金业基金经理业内经验偏年轻化。
不能。羡罩早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吕琪被兴业全球基金撤销了专户投资部副总监职务,并受到经济处罚。此外,据说对吕琪的分管领导、兴业全球总经理杨东(曾经在兄雀上一轮牛市6000点的时候写 *** 劝说投资者赎回股票基金的著名高层)同样进行了处罚。
有点投资经验的基金投资者都知道,中国的基金都是靠规模挣管理费,基金只要相对排名不错就有好日子过,除了极少数收益名列前茅的基金经理,大部闷衫分基金经理随波逐流只追求相对排名,靠基金销售渠道和几年一轮老天赏饭吃的市场行情做大规模过上好日子。
最优秀基金经理前30名分别是:
王崇、林鹏、丘栋荣、刘彦春、张坤、雷鸣、谢治宇、萧楠、周蔚文、赵晓东、史博、刘苏、冯波、曹名长、杨明、傅友兴、饶晓鹏、桂跃强、伍旋、王克玉、王君正、杨鑫鑫、程洲、蔡目荣、董承非、朱少醒、蔡向阳、张慧、杨锐文。
这是通过对过去5年(2014年11月12日至2019年11月12日)的偏股型基金业绩的统计,筛选出了业绩最优秀的前30名基金经理。
扩展资料
据悉,此次评选最赚钱基金经理标准颇多:专业的教育背景、深厚的研究功底和良好的道德水准是现代优秀基金经理必备的基本条件,而过往可资考鉴的管理经验是对其从优秀到卓越的预判。
从基金经理的任职年限看,50强基金经理的人均任职为6.8年。其中5-8年从业经验敬洞兆的有41名,少壮派占据颤答多数。10年以上从业者仅有王亚伟、石波、尚志民、肖华四人。其中最年轻者为榜单第37位管理南方成份精选和封闭式基金天元的基金经理陈键,以34岁入围;年龄最大者为阳光私募尚诚的掌门人肖华,今年46岁。
参考资料来源:东方财富网-三年、四年和五年最牛基金经理名单来了!更有TA们的四季度投亮租资洞察在此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 谁是最赚钱基金经理 50强基金经理人均任职6.8年
兴全基金董承非离任了,作为兴全基金的“扛把子”、管理600亿资金的“顶流”,董承非的离任引发了基金圈巨震。
这位投资老将自2003年上海交大毕业后,便被兴全基金前任总经理杨东招入麾下,从研究员到兴全基金副总,在兴全一干就是18年。均衡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极强的回撤控制能力,使他成为了市场上少有的投资年限超10年、年化回报近20%的明星基金经理。
卸任后,他管理的兴全趋势基金将增聘谢治宇和董理为基金经理,兴全新视野基金将由乔迁接任管理颤袭。
那么,离任后的董承非会去哪?
一则猜测说他去了宁泉资产,这家百亿私募的创始人董承非前任领导、“兴全五绝”之一的杨东,但是求证下来似乎不是。
另一则猜测说他去了同在嘉里城办公的睿郡资产,这家私募的创始人同样来自“兴全五绝”,是兴全趋势投资的第一任基金经理王晓明和兴全可转债第一任基金经理杜昌勇共同创立,但求证下来似乎也不是。
“兴全五绝”是指王晓明、董承非、傅鹏博、杜昌勇、杨东。其中,杨东2018年创立宁泉资产,管理规模破百亿只花了2年时间;傅鹏博离开兴全后,与学生陈光明共同创办睿远基金;王晓明和杜昌勇则是将各自创办的私募合并为睿郡资产。
由杨东一手打造的“兴全五绝”已有四人都离开兴全,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如今,仅剩的董承非也将离职,似乎宣告了“杨东时代”的结束。自此,以谢治宇为首的中生代基金经理们将扛起兴全的大旗。
除了董承非的去向,离职原因也是大家讨论的重点。对于董承非的卸任,兴全的回应是“准备休息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在投资理念和工具上多做一些 探索 和思考。”
公募基金经理的离职,以前大多是因为激励问题,但这两年,公募对明星基金经理的激励已经做得比较充分了,再有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原因多半与待遇无关,更多可能是理念的不一致或是对自我价值的更大追求。
公募基金有其局限性,基金经理会面临渠道、舆论、监管甚至公司内部管理层等各方面的压力,重压之下往往会做出畸形操作。除此之外,公募由于体系庞大,交易上限制较多,缺乏灵活性,而且靠收管理费赚钱的模式也使得公募需要不断地扩大规模,很多时候可能与为投资人创造收益的初心相背离。
而私募的股东、基金经理、管理层往往是同一批人,理念上更为统一,管理上更为和谐,同时,提取业绩报酬的方式让私募公司利益与投资人利益充分挂钩,能够更专注地为投资人创造收益。
诸如此类的种种原因催生了一批基金经理离开公募,转战私募。
在资管界,“公奔私”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除了前面介绍的“兴全系”猛将杨东、王晓明、杜昌勇等人自立门户外,东方红资管也为私募界输出了不少大将,前有陈光明创立睿远,后有林鹏创办和谐汇一,并且都已成为百亿私募。
董承非也不是今年第一例离职的公募基金经理。公募基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基金经理选择跳槽或者转型,体制更为灵活的私募机构也吸引了大量公募人才。随着私募基扰液金的日益壮大,或许将引来更多的明星基金经理加盟。
虽然私募有其独特优势,但创办自己的私募公司并非易事,往往需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私募公司的成功,不是一两个明星基金经理就能决定的,产品的发行时点、渠道的支持、投研团队的搭建等方面都至关重要。明星基金经理奔私后业绩一蹶不振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不少传奇人物都已成昨日黄花。
当然,如果董承非能够得到兴业系的支缓洞物持,创业之路可能会更为顺利。
无论董承非去宁泉、睿郡或是自立门户,都将是对“兴全系”私募的再次壮大。随着明星基金经理的不断加入,私募的“兴全系”和“东方红系”也越来越多,不知道如今的局面是否是这两家愿意看到的呢。
以2019年为例: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2019年业绩排名前十位的主动权益基金,共涉及刘格菘、胡宜斌、刘辉、郭斐、郑巍山、王创练、蔡嵩松以及肖瑞瑾8位基金经理。
其中,刘格菘、胡宜斌、刘辉三位基金经理管猜槐理的5只基金在2019年的收益翻倍。
巧合的是,胡宜斌、刘辉、郭斐、郑巍山、王创练、蔡嵩松6位基金经理均有券商工作背景。
从投资风格来看,前述8位基金经理中,仅有银华内需精选的基金经理刘辉,以及共同管理诺安成长的两位基金经理王创练、蔡嵩松的投资风格为平衡型。
其余的刘格菘、胡宜斌、郭斐、郑巍山以及肖瑞瑾5位基金经理均为成长型。
科技股火热,成长型基金经理大胜或许也是必然表现。
2019年,郭斐管理的交银成长30、交银经济新动力(310328)两只基金的业绩分别为99.88%、99.78%,排名第6、衡差7位。
扩展资料
2018年度十佳基金经理(排名不分先后)
1、肖祖星:众智基金,管理期货收益为33.34%;
2、咐兆皮罗山:广金美好,组合基金收益27.81%;
3、李靖:进化论资产,相对价值收益为28.58%;
4、司维:横琴均成资产,管理期货收益为43.56%;
5、文潇:弘源泰平资管,管理期货收益为25.70%;
6、杨文敏:潮金投资,股票策略收益为131.85%;
7、陈耀州:量道投资,管理期货收益为43.59%;
8、崔飒:御澜资产,股票策略收益为15.98%;
9、刘锡斌:广东宏锡基金,管理期货收益为14.14%;
10、王安琪:越秀鲲鹏,固定收益为10.58%。
参考资料来源:和讯网-私募先锋榜2018年度获奖全名单隆重揭晓
参考资料来源:和讯网-2019年最赚钱的经理侧影:榜单前十过半券商出身 多家业绩“过山车”
爆款基金又来了。
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再度刷新基金认购纪录。渠道人士透露,该基金认购金额已超过1500亿元,打破了此前鹏华匠心精选创下的认购纪录。
除了爆款公募外,还有爆款私募产品受到关注,6个号1200个认购名额几秒钟就被抢光。
过往业绩表现良好的基金经理持续吸金,接下来,1月18日到1月底的两周时间里,全市场有68只新基金开始发行。
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认购规模超千亿
新基金发行市场的火爆行情还在继续,1月18日一早,中证君的朋友圈就被新基金发行的宣传刷屏。
据Wind统计, 1月18日当天开始发行的梁姿新基金多达21只,加上此前已经开始发行的新基金,当天正在发行的新基金多达82只。
新发基金方面,多家头部公司同台竞技,比如“广州双雄”易方达基金和广发基金都派出了旗下绩优基金经理挂帅新基金。易方达基金于1月18日开始发行拟由易方达副总裁、研究部总经理冯波担任基金经理的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广发基金则于当天开始发行拟由绩优基金经理邱璟旻管理的广发成长精选,由他管理的广发新经济A去年实现收益翻番,收益率达104.98%。
1月18日新基金发行硕果累累。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仅发售一天,认购规模已经超过1500亿元,创下了年内新基金认购规模的新高。
1月18日到1月底的两周时间里,全市场有68只新基金开始发行,南方基金、博时基金、汇添富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接下来都还将发行新基金。
爆款私募产品“秒光”
爆款私募基金也频频出现。
继上周私募大佬杨东宁泉资产发行的新产品大卖100亿元后,今日上海石锋资产的三年期封闭产品开始发行。早在上周末,就有渠道人士向中证君透露,该产品大概率将成爆款。
中证君了解到,18日早上9点半中信证券开始发售, 一共6个号共1200个名额,但短短3秒钟名额就被抢光 。相关人士透露,还有许多客户没抢到。目前,认购总规模还在进一步核算中。
相关人士表示,该爆款的出现与渠道方强大的销售能力不无关系,但石锋去年的业绩优秀也是重要因素。旗下“双子星”拥有两位中证报评出的私募金牛投资经理崔红建和郭锋。格上数据显示,在2020年百亿以上私募管理人的业绩榜单中,石锋资产排名居前。
2021年投资回报率将回归常态
展望后市,冯波表示,从去年12月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基本恢复正常,消费和投资恢复到正常水平,出口过去多个庆渣扰月持续超预期。从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来看,2021年的经济增速预估比较乐观。
对于市场,冯波相对谨慎。在他看来,市场大幅上涨,估值水平上升,意味着未来回报率下降。“2021年整个市场的投资回报率会回到相对正常的状态,过去两年很高的收益率水平是特殊现象,并不构成长期趋势。”冯波说。
冯波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A股走向成熟市场会表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确定性溢价,二是流动性溢价。以成熟市场作为基准,A股在未来2-3年内的结构分化会进一步加剧。从投资方向和行业来说,必须跟经济结构变化相一致,如TMT、医疗、消费、高端制造等,这些产誉旦业的增速长期远高于GDP增速,也是未来投资机会较大的领域。
石锋资产认为,2021年市场仍然充满结构性机会,虽然很多优秀公司的估值都处在比较高的位置,但是A股市场的业绩增幅预计仍然还会在10%以上,因此, 业绩确定性增长将会成为2021年投资的关注核心因素。
粉丝福利:
A股三大指数高位震荡,抱团蓝筹股行情分化,春季躁动行情下市场还有哪些价值洼地尚待挖掘?
1月19日(周二)晚7点半,悟空投资董事长鲍际刚,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将做客中证报“金牛来了”,围绕“春季行情躁动 哪些板块还是价值洼地?”主题,为你在线答疑解惑。
还等什么?进入中国证券报抖音和快手直播间,听大咖分享2021年春季投资独门秘籍。
咨询记录·解于2021-11-14茅台193...
五大四小发电集团名单文章列表:1、2020年五大四小发电集团装机容...
国内油价近二十年历史最低价是3.06元一升。最高的时候,发生在201...
中信国安(000839)中天科技(600522)新海宜(00...
长江铝锭今日价格后面的涨跌是什么意思?是对长江铝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