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疫情影响有限。坚定全面地看待汽车板块。
疫情影响有限,应坚定全面看汽车板块:1)经济复苏逻辑正在验证!长期国内乘用车销量还能创新高!2)从周期到成长股估值体系的转变。未来汽车将由“电动+智能”联合定价,成为下一个移动终端,软件持续收费将成为主要盈利模式。积累数据构筑长久护城河,形成强者恒强的局面。3)新一轮独立上涨将成为未来三年车辆股的核心主线。电动车带动自主品牌进一步跨越20万价格带,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整车板块(长城/吉利/长安/比亚迪/广汽/SAIC)和零部件板块为核心赛道,智能化(华阳集团/德赛西威/中汽研究院)+特斯拉产业链(拓普集团+银轮+徐升)+单品类赛道(福耀玻璃+星宇)。
新时代证券:汽车电子空间巨大!电子行业龙头有望迎来二次腾飞。
而互联网电子公司大举进入汽车市场。IDC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将下降2%,总销量为1.497亿部。中国区厂商继续大踏步前进,小米、VIVO、Realme分别位列第一/第三/第四,对应的市场份额为27%/18%/13%,对应的销量为4100万/2670万/1920万台,其中VIVO和Realme分别增长12%/19%。三星电子在印度售出2970万部智能手机,销量下滑4%,以2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CounterpointResearch报告显示,小米已经超越三星和苹果,成为俄罗斯20Q4手机品牌,线上销量最高。中国手机品牌在海外市场发展迅速,得益于本土企业的创新和强大的消费电子产品供应链。
让我们继续看看新市场带来的本地供应链的增长。华为联手长安,百度联手吉利,阿里联手SAIC。汽车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智能化变革。汽车行业的“新四化”正在重塑行业结构和供应链结构,电子化趋势将推动越来越多的消费电子使能汽车领域。我们继续看好消费电子供应链与汽车行业的整合,电子行业龙头公司有望在较长时期内迎来二次腾飞。
中银证券:汽车行业景气度继续上升。建议多配置板块股票。
春节旺季前需求较好,1月份乘用车批发零售继续回暖。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复苏,政策刺激消费,预计后续销量将持续增长。1月份,卡车和客车销量同比大幅增长。预计重卡和轻卡的高景气将持续,客车增长将恢复。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销售17.9万辆,同比大幅增长238.5%。预计2021年将高速增长。2020年1-12月,汽车行业收入增速提高,利润总额降幅扩大。预计随着销量回升,增长率将转为正值。汽车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建议多配置板块股票。
车辆:乘用车销量回暖,但车企分化加剧。推荐SAIC、长城汽车、长安汽车,重点关注广汽集团。商用车重卡和轻卡有望保持较高景气,乘用车销量有望回升。关注潍柴动力、福田汽车、宇通客车等。
零部件:销量回暖,业绩有望复苏,与估值双击。建议布局产品升级、客户拓展、低估值修复个股,推荐银轮股份、宁波胡阿祥股份、仲恺股份,关注付伟高科、广东宏图股份、松芝股份。
新能源: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爆发,后续高增长确定性高。推荐国内龙头比亚迪和受益于特斯拉、大众MEB的盛骏电子、拓普集团,关注徐升股份、富奥股份。
智能网联:ADAS和智能驾驶舱快速渗透,5G推动车联网发展。推荐伯特利和盛骏电子。建议关注德赛四维、华阳集团、宝龙科技。
国信证券:三条主线:全球新能源汽车承载能源改革重任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承诺到2050年或2060年实现“碳中和”,燃油汽车的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约占10%)。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美国作为最大的碳排放经济体,碳排放总量占52%(中国/美国/欧洲分别占25%/13%/9%),而三地是新能源汽车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地区。
带动电池产业链,增加电器元件数量。电池装机量,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49.5%,预计2025/2040年达到1234/5168GWh。电驱动系统:2025年国内2111亿,全球6804亿市场;2020年管理国内近100亿市场,2025年管理全球1293亿市场;2025年,高压零部件将新增265亿国内市场和854亿全球市场。
建议关注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链、特斯拉/大众供应链三条主线。全球新能源汽车仍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承载着能源改革的重任。关注三条投资主线:一是优质整车企业,关注新势力和比亚迪、宇通客车;二是电池产业链,重点关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三是产业链核心标的,重点关注三花智控和拓普集团。
中信证券:巨头入局明显利好智能电气产业链三条主线,把握投资机会。
类似于苹果在iPhone成功后的产业链,中国的汽车供应链在过去几年里得到了快速的孵化和成长。短期来看,科技巨头进入市场造车的前景尚不明朗,但智能电动产业链的供应商肯定会受益。我们认为投资机会可以关注三条主线:1)电气产业链;2)汽车电子及智能驾驶舱产业链;3)新巨头绕不过去的传统零部件供应商。
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智能供应链逐渐成熟,为新进入者造车奠定了制造基础。最近百度宣布入场造车,其他科技巨头也被媒体报道造车,可能加速行业扩张。预计在未来2-3年内,行业将迎来一批以科技巨头为主的新玩家,行业的扩张必将利好智能电气产业链。建议投资三条主线:1)电力产业链:当代安普科技、恩杰、亿纬锂能、三花智控、普泰来、赣锋锂业、方得纳米等。2)汽车电子及智能驾驶舱产业链:华阳集团、德赛四维、伯特利、耐特、宝龙科技;3)新巨头离不开的传统零部件供应商:托普集团、福耀玻璃、石民集团、钟鼎、星宇。
浙商证券:电气化孕育了新能源板块的投资机会。
1月份乘用车销量快速增长,行业保持较高景气度。从长期来看,国内乘用车市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增速仍将保持在个位数。目前汽车行业的变革正在到来,电动化催生了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机会。未来5-10年,智能领域将出现重大投资机会。在行业转型过程中,整车及零部件竞争格局和盈利模式的重塑将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
乘用车板块,建议吉利汽车、长城汽车H等。具有较强的产品周期应把握;零部件,重点关注特斯拉产业链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电芯)和低值精密锻造技术等。,关注托普集团、福耀玻璃、星宇、新泉等。
只要做足功课,个人投资者可以轻松击败机构投资者
-----------彼得·林奇
由于光伏技术的不断进步,地球人的发电方式及能源结构首次发生颠覆性变化,这是一个不亚于工业革命的重大事件,影响着全球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必然也将体现在资本市场上,太阳能光伏的行情不只是简单的概念炒作,深刻的说,是人类 科技 进步与生活方式的彻底转变,造就了这个行业的长期投资浪潮,太阳能光伏板块行情,或许从长远看目前只是刚刚起步,未来5年将有更广阔空间。
2021光伏将会很疯狂!行业巨头订单接到手软,多家巨头密集增资扩产,上游硅业、玻璃已经涨上天!
随着全球范围内疫情影响减弱,疫苗的研发成功,特别是我国全民免费接种,经济明显复苏,新项目加速开展,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将达到174GW以上,同比增长40%,国内新增装机64GW,同比+56%;海外市场新增110GW,同比+33%。
受此影响,光伏龙头企业2021年将非常忙碌!订单量接到手软,产能供应不上,多家巨头密集宣布增资扩产:
福莱特,与晶科能源签订销售光伏压延玻璃,预估141.96亿元,公司宣布拟投资43.5亿元建设5座日熔化量1200吨光伏组件玻璃项目;
晶澳股份,主营光伏硅片,计划投58亿元,在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内建设年产20GW拉晶、20GW切片项目;
协鑫能源,主营光伏电池,计划与乐山市人民 *** 签署10GW 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共分为两期;
上述这些巨头估计连续大涨,迭创新高,但作为真正龙头之一的亚玛顿股价却被严重低估,7月调整至今,大幅度落后光伏板块整体涨幅。
作为中国光伏领跑者、最佳双玻组件材料商的亚玛顿被严重低估,2021年或将成为一匹黑马!
经营范围:太阳能用镀膜导电玻璃和常压及真空镀膜玻璃产品、节能与微电子用玻璃及太阳能新材料产品、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系统集成产品的制造与销售;太阳能电站工程的设计、安装及相关材料和设备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
目前主要从事的业务包括太阳能光伏减反玻璃、超薄双玻组件、光伏电站等业务。
通过12年的技术积累与沉淀,在行业内具备了较强的产品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创新型企业等;并依托公司的技术中心组建江苏省 科技 创新团队,江苏省光电玻璃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透光率光伏玻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太阳能组件用功能性材料工程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基地等省级重点研发机构。2018年,公司还成功入选江苏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截至报告期,公司在光伏领域中参与起草了国家标准13项,行业标准14项,其中已发布实施的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5项;拥有有效专利85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54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
公司连续多年获得过中国光伏上市公司卓越表现大奖、联合国开发署可持续发展项目、中国光伏领跑者创新论坛杰出贡献奖、最佳双玻组件材料商奖、年度优秀光伏材料企业、2018中国十大分布式光伏组件品牌、AEO认证企业证书、常州市市长质量奖、明星企业等荣誉称号。 亚玛顿品牌已成为国际一线品牌。真正掌握核心 科技 的龙头企业。
亚玛顿:成为特斯拉全球太阳能屋顶的最重要供应商之一,技术被特斯拉充分认可,2021年特斯拉将发力太阳能屋顶全球战略,亚玛顿将深度收益,订单供不应求,积极扩产后,2021-2022年业绩有望增长2-3倍。
特斯拉规划了一整套以家庭为单位的能源生产、存储、使用方案,从利用太阳能屋顶发电,到使用储能存储富余的电力,再到使用新能源 汽车 出行。
马斯克认为,将这套以家庭为单位的模式扩展到全世界,再辅以集中式的太阳 能发电,可以解决整个能源及环境问题。
2019年公司已成为特斯拉合格供应商。开始逐步放量向其提供太阳能瓦片玻璃等,因双方签订相关《保密协议》,所以合同金额予以保密。公司作为国际知名企业,公司成为其合格供应商之一,有利于提升公司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亚玛顿为特斯拉屋顶提供玻璃瓦片,2020Q3特斯拉屋顶光伏在美国部署57MW,是Q2的3倍, 并计划将屋顶光伏业务扩展到加拿大。特斯拉给屋顶光伏业务制定的出货目标为1000套/周。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1.54亿,同比增加41%,实现净利润0.7亿,同比增加4047%。
Q3单季度营业收入4.12亿,同比增长38%,扣非净利润0.25亿,同比增长350%。
毛利率:17.5%,行业平均水平30%。
可能很多投资者注意到了这个异常,亚玛顿的毛利率要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这里就要说到另一家光伏玻璃龙头:福莱特,目前市值600亿+,市值几乎是亚玛顿的10倍。 (亚玛顿公司超薄高效减反增透光伏玻璃被工信部认定为单项冠军产品,技术水平位于行业之首)
光伏玻璃包括玻璃原片的生产和深加工。
福莱特,是中国最大的光伏玻璃原片制造商双寡头之一,市占率大概在25%左右,另一家寡头是港股上市的信义光能,市占率在30%左右,目前港股市值千亿以上。
亚玛顿就输在这个无玻璃原片产能上,福莱特等开始只制造光伏玻璃原片,后面他们也陆续进入玻璃深加工行业,进而拥有光伏镀膜玻璃全产业链优势。
而亚玛顿需对外采购原片进行深加工,原片玻璃在行业景气度较高时采购困难,原材料供应受到上游企业制约,毛利率受到挤压,因此福莱特光伏玻璃的毛利率要远高于亚玛顿,就是这个原因。
基于此原因,亚玛顿在安徽凤阳投资建设原片生产基地,其中第一座650吨/日熔量窑炉已于2020年4月开始正常为公司供应原片玻璃,二期另有两座窑炉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可能明年投产。
凤阳硅谷原片产能放量,原片供应充足,市占率大幅提升。2020年公司预计光伏玻璃出货4000+万平,市占率约5.7%,2021年在建两座窑炉投产 后,原片产能将达到1.2亿平,叠加外购原片打满深加工产能1.5亿平,届 时考虑成品率的镀膜光伏玻璃年化出货能力将达到1.3亿平,由于新产能在6月之后释放,我们预计实际出货量约为1亿平米,市占率提升至10%。
随着原片供应提升,公司的毛利率也将逐步提升。
净利率:6.4%,行业平均水平4%。
ROE:3.3%,行业平均水平5%。
研发费用:2020年三季度3067万,同比增加27.6%。
销售费用: 2020年三季度734万,同比减少76%。
亚玛顿的销售费用是全行业中最少的!
说明公司根本不用出去找客户,客户会自动找上门来。侧面反映了光伏玻璃的景气度非常高和公司 科技 水平领先于行业。
2020年11月15日,亚玛顿公告与天合光能签署了光伏镀膜玻璃的销售合同。双方按月议价。 合同履行期限自2020年1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 。预估本次合同总金额约21亿元(含税),占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约177.31%。
未来两年的业绩确定性很强,这还不包括特斯拉订单的增量与中欧贸易协定签署后全球市场的增量。
综合来看,预计公司2021-2022年营收40.8、67.2亿元,对应的市盈率在15倍左右,极具投资价值。
2018年2月6日,一辆樱桃红色的特斯拉跑车搭乘SpaceX公司的猎鹰重型火箭去往了太空。跑车里面坐着一个叫Starman的仿真宇航员,车内屏幕上写着Don’t panic,车里放着一条毛巾和一本《银河系漫游指南》,音响里放着David Bowie的Space Oddity。
这是一场广告,但也是一次致敬,这个以物理学家命名的企业,似乎又多了一层浪漫。
这辆离地球愈发遥远的汽车和那个出于乐趣进行这一项活动的男人——埃隆·马斯克,似乎那时候就预示了这家靠IT模式和科技支撑的公司,有着一飞冲天的潜质。尽管在巴菲特眼中,汽车行业竞争依旧波云诡谲,最后的赢家依旧未知。但在今年开端的两个月内,特斯拉却在质疑声中高歌猛进,股票曲线像是眼镜蛇般高昂头颅,刺激眼球和投资神经。
21日,特斯拉收盘价再次超过900美元,市值1633亿美元,势头不可谓不强劲。更有“特斯拉能否成为下一个苹果”的发问,让人感觉似乎2008年的iPhone4奇迹可以在特斯拉手中重现。
电池革新下的新机遇
在溢价收购麦克斯韦尔之后,近日,特斯拉与“绯闻对象”宁德时代拟签订协议。宁德时代似乎要成为继松下和LG之后第三家动力电池供应商,这也将是特斯拉首次使用磷酸铁锂电池。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分,电池关乎电动汽车的生死存亡。特斯拉也强调未来最重要的是节约电池成本,因此,特斯拉将于4月举行的“电池日”股东见面会,必定会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电池选择上引发新一轮的洗牌。
正如马斯克本人在财报后的发布会上表示:“如果你不提升电池的产能,而是把电池从一辆车搬到另一辆车,这并不是真正提升销量,因为你没有生产真正的电动车。”由此不难看出,电池革新是当前特斯拉主要的着力点,可能也将是部分新能源产业的“引爆点”。
或许,特斯拉青睐磷酸铁锂电池,将会给行业带来新的春天。特斯拉选择宁德时代,无疑是出于降低电池及电动车成本的需求,而这一举动,同样也拉动了磷酸铁锂电池的价格接近平价,为中小型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了更多机会去提高其市场份额。
在新能源已然成为热门话题之时,各地公共交通能源改革加持之下,更多的机会摆在磷酸铁路电池和相关材料企业面前,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鹏辉能源等在内的诸多企业,国内新能源汽车及相关市场,预期有望逐步提升。
特斯拉收获的不仅仅是更低的成本,更占据了中国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抢占了此次先机的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如此之快,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日益增长的新市场
从特斯拉官方通告的2019财报数据可知,2019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47.78亿美元。其中,汽车业务营收230.47亿美元,中国市场营收额为29.79亿美元,约合208亿人民币,相比于2018年,增长了69.55%。
财报显示,中国市场营业收入为29.79亿美元,占比为12.12%,仅次于美国市场,是特斯拉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在美国本土市场营收126.53亿美元,占比51.48%,仍为第一大市场,但较2018年同期下降15%。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投产,也刺激着特斯拉概念和产量的爆发。新的电池合作,促使着特斯拉的全面国产化,新车型model 3成本有望继续下降,此次公告中指出,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model 3成本将低于弗里蒙特工厂。
尽管国内市场被新冠病毒疫情所影响,但在2月10日,上海超级工厂的开工复产,似乎表明特斯拉不惧怕疫情带来的市场动荡。特斯拉防疫联络员、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主任科员孙筱和表示,预计超级工厂将实现每月12000辆左右的产能。不仅如此,孙筱和还表示,上海工厂的产量还会逐渐上升,今年的产量一定会是一个上扬的趋势。
公告中还指出该工厂已具备年产15万辆生产能力,并已开始建设2期工程,用于生产特斯拉MODEL Y车型,增加产能规模至少与1期项目持平。随着上海工厂的复产,困扰特斯拉已久的生产端问题得到解决,其也真正成为一家可以持续赚钱的车企。
在全面国产化的推动下,model 3的国内价格也有望再次下降。肺炎疫情之后,消费者在经历了如此长的“灰暗时期”影响下,不少会发生心态的转变,“拼死拼活挣钱却忽略了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这类的想法也会萌生。相较之2003年非典之后民众消费欲的上升,此次疫情之后,消费市场的新转机也有望出现,model 3的降价,是否也将为消费者提供新的选择呢?
而在model 3的春风之下,受益的不仅是特斯拉而已。
产业供应链的新春天
随着model 3产能的释放,其所带动的国内相关零部件也将迎来春天。特斯拉产业链涉及范围广,国内外众多公司成为其供应商,特斯拉的快速发展为进入其供应链的国内上市公司提供了增长机会。
其中,作为核心部分的动力电池更是不遑多让的最大受益者。宁德时代,这个特斯拉的第三个电池合作商,在2月3日开盘之日,逆流而上,在低迷的A股市场中异军突起,最大涨幅一度达到9.89%,截至收盘,每股报135.36元,上涨3.67%,成为3200只跌停个股中“最闪亮的星”。
其他相关领域,比如汽车电子及热管理等环节的供应商,也将迎来新的成长。在热管理系统,国内公司中,三花智控为特斯拉供应膨胀阀、水冷板等热管理产品。在汽车电子部分,国内上市公司中,均胜电子主要供应人机交互产品HMI,四维图新为特斯拉独家导航地图供应商,长信科技供应中控屏模组产品。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库,A股市场共有81只特斯拉概念股,其中,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分别有22家、15家、10家和5家相关上市公司。81只特斯拉概念股中,60家上市公司属于民营企业,占比超过七成。
从2月17日单日的股市不难看出,特斯拉的相关概念股,海达股份直线涨停,胜利精密触及涨停板,秀强股份此前封涨停板录得十连板。这份成绩单,已经算得上亮眼。
2019年,特斯拉交付总量约36.75万辆车,比上年增长50%,勉强完成了全年的销售目标。但是特斯拉新年的展望却十分乐观,预计2020全年销量轻松突破50万,相当于比去年的销售增长36%。
以往的特斯拉,总以“烧钱”著称,而如今随着产能逐渐的释放,公司表示未来现金流将实现正向,不会再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特斯拉也在财报声明中表示:“特斯拉已经能够依靠自身资金维持,销量的进一步增长,产能的提升以及现金流的持续产生是我们未来的重点。”
但是特斯拉会满足于单一的汽车产业吗?
智能浪潮下的新发展
相比于福特和通用这样的传统车企,特斯拉更像是一家科技公司。
“属于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在高管战略会议上曾表示,大众被当作汽车公司,而特斯拉被认作是科技公司。“汽车会成为最重要的移动设备,我们还被评估为一个汽车企业,而特斯拉已经是一个科技企业了。”
作为一个大胆的革新者,这个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确实不同于传统汽车企业。专精化的产品运作,至今也仅是推出了model X/model Y/model S/model 3等少数几款产品,主打高端产品,塑造产业体系。
当然,特斯拉不仅仅满足于汽车产业,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桩网络、软件服务生态等方面也将成为特斯拉的重要收入来源。仅仅软件系统而言,车机系统和操作方式的不断升级,试图打造一个更加智能化的产品。
2020年是5G元年,在全球不可阻挡的智能化浪潮之下,时代巨轮徐徐向前。万物互联、智能生活、自动驾驶的风头正旺,特斯拉的顺势而行,也彰显着它不仅仅是一个汽车企业,更加像是唱多者所言,“科技公司才是特斯拉的同行”。
迅猛发展下的老问题
2019年10月23日,2019《财富》未来50强榜单公布,特斯拉排名第48位。
2020年1月,2020年全球最具价值500大品牌榜发布,特斯拉排名第147位。
两组排名不难看出,特斯拉发展的势头迅猛。而在这迅猛发展的背后,逐渐出现的问题,却是所有车企都会面临的问题——召回危机。
根据《消费者报道》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方面所了解信息可知,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决定自2020年6月7日起,召回2016年4月15日至2016年12月16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model X系列汽车,共计3183辆。而此前,在2019年1月,特斯拉就曾因高田安全气囊存在的伤人隐患,已经在中国召回超过14000辆model S汽车。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在长期暴露于强效除冰盐等高腐蚀的环境时,将转向机电机固定在转向机壳体上的螺栓可能被腐蚀并断裂,造成转向机电机发生移位、传动皮带打滑,从而导致转向助力减弱或丧失,可能会增加车辆发生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另外部分车主反映,model X 2016款汽车存在制动系统失灵、刹车失灵等影响行车安全的问题,model S车型也存在中控屏漏液的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特斯拉方面却没有实施相应的召回动作。
这不免会使一些消费者寒心。如果汽车的安全性能都无法保障,那也没有继续选择这个品牌必要。相比于丰田此前的召回事件,其表现的危机公关意识的确值得特斯拉学习。毕竟口碑对于特斯拉而言,绝对是保障其销量的最重要条件。
这几次的召回事件之后,特斯拉方面也应该自我反省。虽说产品的质量难以做到百分百保障,但精益求精的态度却是百分百需要的,一次又一次的不断改进和提升,才能保证企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特斯拉想要继续如今的“奇迹”,这一点毋庸置疑很重要。
那个将跑车送往太空的特斯拉,它的事业是否也能像那辆跑车一般,贴满了“超速罚单”,一路冲向未知呢?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liukuang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咨询记录·解于2021-11-14茅台193...
五大四小发电集团名单文章列表:1、2020年五大四小发电集团装机容...
国内油价近二十年历史最低价是3.06元一升。最高的时候,发生在201...
中信国安(000839)中天科技(600522)新海宜(00...
长江铝锭今日价格后面的涨跌是什么意思?是对长江铝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