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的前11个月,特斯拉的股价从开年的300美元价位始终徘徊不前,年中时甚至最低被打压到了176.992美元。
股价的转机发生在10月24日周四这一天,当天特斯拉股价跳开44美元,涨幅高达17%,盘中股价突破300美元——这也是自2019年2月28日之后首次回到300美元价位。推动股价跳开的原因是在10月23日特斯拉Model 3出现在工信部第325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公示中,这表明特斯拉中国工厂取得了电动汽车生产资质,中国市场的大门向特斯拉打开——没有比中国市场更能推动特斯拉股价上涨的了。
去年10月24日这一天,可以视作特斯拉股价狂奔的一个最初点。
接下来差不多两个月时间,特斯拉股价站稳了300美元,但是也并没有大幅拉升。直到12月中下旬,特斯拉又开始一波上涨,几乎是从350美元价位迅速上升到400美元价位以上。尽管“只”上涨了15%-20%左右,但是却意义非凡——特斯拉从此站在了历史的新高点。
这一轮股价上涨的动机同样和中国市场有关。国产特斯拉准备在中国市场交付的信息逐渐发酵,到了圣诞节之后,特斯拉中国官方正式确认将于12月30日向15名员工交付首批中国产Model 3。随后,有报道指出国产特斯拉首批普通用户交付将在2020年1月7日,届时马斯克也将来到中国宣布后续的规划。
2019年12月31日,特斯拉结束了之前两天的连跌,以405美元开盘,收盘价为418.33美元,并非全年最高点。
而从去年12月31日算起,之后的40天开始进入了“特斯拉时间”。
2020年一开年,「特斯拉」应该是中国汽车行业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一方面是中国车企已经开始进入春节假期前的盘点期,另一方面则是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发动了前所未有的营销攻势。
首先是特斯拉宣布在月初开始交付,然后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上海工厂一曲尬舞,紧接着特斯拉中国宣布Model 3补贴后售价进入30万元以内,还有包括上海工厂启动Model Y生产计划……这些信息让社交媒体上特斯拉粉丝和特斯拉股东进入了高潮。给人的感觉是,特斯拉似乎要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划开一道口子,冲刺进入了新时代。
不过,中国市场对特斯拉的影响意义更大,至少在股价层面是这样。
1月11日下午,工信部部长苗圩在「电动车百人会」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不再退坡。这次百人会上的发言起初被认为是口误,后来又不断证实。不过这句“无心之语”带动的则是新能源电池制造商的股价不断上涨,在大洋彼岸的特斯拉更是受到鼓舞。
两天后的1月13日美股开盘,特斯拉从493.5美元跳空,一口气冲上了500美元大关,最后收盘在524.86美元,上涨幅度达到9.77%。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天的特斯拉成交量已经放大到2600万股以上,换手率一度超过21%。
无论中国市场到底能够支撑特斯拉多少销量增长,又或者多久才能形成规模效应,很多投资者完全只凭着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投产或者说进军中国新能源市场这一信息点,就给出了“特斯拉市值将接近千亿”的预期——甚至以“下一个苹果公司”来形容特斯拉的潜力。
微博中著名的投资人但斌在特斯拉股价超过500美元时写道:“特斯拉大涨9.77%。昨晚我和朋友说特斯拉成为汽车界的苹果还有待验证,但一旦成为了,其潜力比苹果更大,首先不断升级收费的内容服务,就像苹果的APP……还有高速扩张连成网一样的特斯拉充电桩与充电站,可以让他成为加油站一样的服务业态,而且是世界级别的,而且在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是环保的,可以用太阳能充电……”
当然,这时候的特斯拉还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引发各方关注,其股价上涨都被视作一个正常的“投机行为”。
可是,传统车企已经率先感知到了特斯拉的冲击,这里面包括当时全球汽车行业市值第二的大众集团——特斯拉的股价上涨使其市值已经追赶上了大众汽车。以1月13日的股价测算,特斯拉市值达到了946.03亿美元,突破千亿美元市值近在咫尺,而大众汽车的市值刚好在1000亿美元左右。
就在那时,大众新任CEO赫伯特·迪斯的一次内部发言被曝光,他向坐在下面的同事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大众被特斯拉追赶,大众会否是下一个诺基亚?”
“风暴刚刚开始了。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还被评估为一个汽车企业,而特斯拉已经是一个科技企业了。
在未来,汽车会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复杂、最有价值的互联网设备。那时我们会在汽车上度过比现在更长的时间,或许将从现在一小时每天增长到两小时一天。汽车将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灰色盒子,而必将会变得更舒适、更温馨,以及有着更多功能并与网络深度融合。
在车上,我们会始终在线,产生比智能手机更多的数据,并收到更多的信息,使用更多的服务,对安全和舒适性产生更高要求。一辆联网的汽车会让我们上网的时间加倍。汽车会成为最重要的移动设备。
如果我们意识到这些的话,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站在分析师的角度上看,特斯拉会如此有价值。我们大众集团也想到达那里。但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现在做的足够快吗?诚实地讲,也许吧,但这问题正逐渐变得重要起来。事实上,如果我们还继续按照现在的速度,这会变得更加紧张。
我还记得我雇佣一些诺基亚员工的场景,我向他们问了数百个问题,让他们解释他们是怎么在与苹果的斗争中落败的。诺基亚当时的逻辑是:我们有43种不同的的手机,可以满足不同的用户,没有人想要触控屏。以及,你必须每天给iPhone充一次电,但诺基亚的电池可以坚持一周。诺基亚创造过多年的纪录,但已经死了……
属于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特斯拉的一位车主KOL说,如果有一天会有一部关于特斯拉的电影,那赫伯特·迪斯这一番演讲必须放要在电影之中重现。
很显然,迪斯的这番言论是有感而发,尤其是关于“科技公司”的这个结论。尽管大众汽车在2019年法兰克福车展发表了MEB电动车平台的首款车型ID.3,但是这款全新电动车却一直没有交付——车型已经生产了10000多辆,可是软件系统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产品最终无法卖给消费者。
大众现在已经孤注一掷地选择了电气化道路,可是直到交付阶段才发现自己和那些新造车势力并没有什么两样——传统汽车企业的制造经验比想象的还要没有用。
随后的十多天时间,特斯拉开始在500美元价格线“晃荡”,每天的股价都是跳空,但是始终在500-550美元一线徘徊。这个时刻的特斯拉,看似“不稳定”,实际上却在为了一个目标而蓄力——市值突破千亿美元。
1月20日,特斯拉股价做了一次跳空低开,最低时股价为503.16美元,最高也不过515.67美元,这一天收了一根倒阳线,跌幅仅为0.58%。
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是,尽管有意将股价压低至500美元的心理关口,可是特斯拉并没有形成蜂拥的卖盘,当天的成交量下滑到不足70亿,而换手率甚至是5天以来首次低于10%,仅为9.58%。
这意味着投资者开始惜售了!
1月21日,特斯拉股价以跳空15美元高开,一直上涨到收盘时的548美元,涨幅达到7.19%,换手率和成交量都在上涨。看来是时候了,只要特斯拉股价再上涨6.9美元,达到554.9美元,特斯拉就能够达到千亿市值。
对于埃隆·马斯克而言,这个千亿市值的达成将使他获得10亿美元的股票奖励。
根据2018年3月21日特斯拉特别股东大会所批准的马斯克未来十年的薪酬方案,马斯克的薪酬是与特斯拉市值和经营业绩挂钩的约2030万股股票期权,占2018年1月19日流通股的约12%,没有其他任何现金工资及奖励。市值目标奖励是以1000亿美元开始,每一级为500亿美元,一共12级,最高6500亿美元,每次达成一级将获得大约169万股股票。
题外话一句,在制定这项激励方案的时候,特斯拉股价为316.53美元,按照当时的计算,特斯拉股价需要增长75.3%。
1月22日总算来了。
当天,特斯拉再度跳空高开,开盘价为571.89美元,最高达到594.5美元,距离新的600美元关口再次一步之遥。实际上在盘中特斯拉股价有很大的震荡,最低下探到559美元,但是最后收盘还是稳稳的站在了569.56美元位置,涨幅达到了4.09%。
以这个收盘价计算,在1月22日这一天,特斯拉的市值达到了1026亿美元,正式超过大众汽车——当时998亿美元——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市值第二的企业,仅次于市值2000亿美元左右的丰田汽车。
在特斯拉一路上涨的时候,中国资本市场也发生着激烈的动荡,特斯拉所代表的“科技汽车”概念正在拉动着国内科技股的大幅上涨。
开年十多天,“特斯拉板块”从一开始的2100点一直上涨到2400点;“新能源车板块”从1800点涨到2100点;“锂电池概念板块”也是从1800点涨到2100点;“汽车电子概念板块”从1240点左右,仅仅用了十多天,就在特斯拉的“鼓舞”下上涨到1360点左右。
即便是后续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这些和特斯拉公司有着或明或暗关系的公司股票也仅在一个窄幅震荡,整体价格变化并不到。
而另一边,因为叠加疫情影响,传统汽车股却遭遇了大幅下跌。身处武汉的东风集团股份港股从7.5元左右一路下跌6.56元。武汉封城意味着东风汽车最大的利润来源——东风本田——将进入停产停运状态。此外,从1月14日开始,吉利汽车连续下跌了9天,从最高点的16.5元一路下到13.7元;广汽集团也是从12.45元跌破了11元;上汽集团则跌了10%左右。
1月30日,疫情导致国内A股市场延迟开市,似乎情况还没有好转。海外股市已经开盘,港股市场只用了三天时间,恒生指数就从新年前收盘的28000点跌到26276点,汽车股同样大跌。
特斯拉却因为第四季度财报抢眼,开市之后直接以632美元开盘,收于640.81美元,一举站上600美元大关。
“特斯拉的Q4也表现得非常强势,73.84亿美元的收入和1.05亿的净利润,尤其是Q4还是难得的连续两个季度盈利。仅仅以汽车业务来看,电动车销售收入63.7亿美元,占到总营收的86.4%。得益于豪华电动车的定位,特斯拉的毛利率表现同样是比较抢眼,达到了22.5%——汽车业务收入63.84亿美元、毛利1.43亿美元。特斯拉在2019Q4的现金流达到了10亿美元。”一篇分析文章中写到。
以36.7万辆的年销量,特斯拉实现了汽车产业市值第二,此时其1153亿美元的市值跟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通用汽车、福特汽车、FCA加起来大致相当,然而后三者的产能规模大概是1700万辆左右。
到底是什么样的投资逻辑在支撑特斯拉的650美元股价呢?这个问题,其实在此时并没有什么意义——在股价疯涨的时候,只需要买进就好,无论什么情况也不会改变上涨的趋势。
由于担心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1月31日这一天,美股市场遭遇了“黑色星期五”。道琼斯指数大跌603.41点,下跌2.09%,而纳斯达克指数稍好,下跌了1.59%。似乎整个市场开始多了一丝恐慌感。
可即便如此,1月的最后一天,特斯拉仍然没有丝毫的回调意愿,而是继续上涨了1.52%了,收于有史以来的最高价位,稳稳地站在了650美元以上。
整整一个月时间,21个交易日中,仅有7个交易日下跌,特斯拉股票上涨了232.24美元,涨幅达到55.6%。
再回到2019年10月24日那一天,特斯拉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实现了股价翻倍。换句话说,你只要在此前的任何一天买进特斯拉的股票,你都将收获一倍的资产增值,这就是纳斯达克的美丽神话。
然而,这一个月的故事都只是序幕,真正的大戏,即将开场。
文|刘学晓
图|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特斯拉女车主 *** 事件愈演愈烈,舆论风暴席卷了中国互联网,刷一下抖音,也都是各种对特斯拉刹车失灵的讽刺编排。甚至都出现了让特斯拉停产停售的声音。中国 汽车 行业以往的 *** ,也从来没有闹到过这样的程度。
那么特斯拉是怎么把一件简单的车祸处理搞到这一步,特斯拉做错了什么?很明显,特斯拉在中国有点水土不服。
一、 文化烙印对企业行为的潜移默化
从特斯拉女车主登上车顶 *** 事件发酵,到如今遭到全网的 *** ,特斯拉或许到现在还纳闷为啥会走到这一步。 曾仰仗勇猛的技术闯进中国,并迅速站稳脚跟,还问鼎销量冠军,可惜特斯拉却被“低情商”绊了腿,猛摔一跤。
其实,这与特斯拉的“美国文化烙印”不无关系。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个人主义是主流文化,凡事据理力争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因此,女车主 *** 事件一出,特斯拉第一时间的态度是所谓的“决不妥协”,特斯拉天真的认为这只是与单个消费者的纠纷事件而已。
特斯拉的确对中国的儒家文化不了解,中国的主流文化是集体主义,先人后己,国家利益至上,最后才是个人。集体主义就意味着,中国的消费者群体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都是在靠集体意识在维系。
特斯拉的一句“绝不妥协”一下子就点燃了成千上万个消费者的怒火,共识的力量是看不见的,但是确实很强大的。
毕竟特斯拉是在中国市场上卖车,面对的消费者成千上万人,人家买了你的车出了事故,不管是哪方的责任,第一时间应该是安抚好消费者,然后再按规则处理后事。
中国是人情 社会 ,有些时候是不太愿意计较对与错的,看重的更多的是对方的态度。
美国则是个规则 社会 ,法律意识很强,对与错往往是第一位的,不太讲究人情世故。
举个例子,中国人谈生意习惯先一起吃个饭,不管成不成,大家以后都是朋友了;美国人谈生意不会这么搞,生意就是生意,分得很清楚。
因此,刹车事故出来后,特斯拉的第一反应不会是安抚,美式的企业文化决定了特斯拉的售后服务就是这样硬生生的规则,就如同公关首次发文那样描述——“如果是特斯拉产品的问题,特斯拉一定坚决负责到底,该赔的赔、该罚的罚。”那话外之音就是如果不是产品问题,是不是就不闻不问了?
在中国的主流消费文化中,车主与厂商的交易,不仅仅是产品的交付那么简单,还有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隐形的服务在起作用。 可惜的是,特斯拉没有摸清楚中国的市场文化,陷入了讲规则、揪对错的漩涡之中。
坦白地讲,现在的新能源 汽车 智能程度较高,功能复杂,如果再按照原来的燃油车的规则去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未必合适,新的产物应该有新的规则去适应了,不过目前来看,似乎没有新的规则出台。
当规则处于模糊地带的时候,再去细扣对与错,就如空中楼阁,毫无根据的,那样只会把消费者推得越来越远,人心尽失。
退一万步讲,就算特斯拉讲规则,然后证明确实是车主的责任引发的事故,不用赔钱也不用道歉,赢了这一局,却寒了消费者们的心,你说这算赢还是输呢?
二、 傲慢的底层逻辑
我们先来看看,事件发生后,特斯拉官方发文的答复:
“近期的负面都是她贡献的”;
“我觉得她也很专业,背后应该是有(人)的”;
“最近几次特斯拉事件都和她有关,我们出钱做车辆检测,但她不同意,要求巨额赔偿,我们认为她的诉求是不合理的,我们不可能答应”;
“特斯拉没有办法妥协,这是一个新产品发展必经的过程”;
“女车主的诉求,我们特斯拉无法答应,用无理取闹方式博取眼球”;
“我们自己的调研显示,90%的客户都愿意再次选择特斯拉”。
-----------------------------
不难看出特斯拉的傲慢、幼稚,以及对消费者的 *** 存在偏见。
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特斯拉的自满自大,最终让这句话得到了应验。
但话说回来,特斯拉凭啥傲慢呢?
首先是跟马斯克个人有关。
诚然,马斯克个人能力超群,在中国乃至全球俘获了一大批的人心。马斯克确实有着前沿创新的想法,而且技术落地能力也很强,这让他积累了大量的粉丝。
记得小鹏 汽车 刚刚推出搭载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技术的时候,马斯克便在推特上讥讽人家偷偷抄袭自家的技术,无凭无据的,硬是说一些得罪人的话。
美国文化里确实也没有“谦虚”二字,这跟前面讲到的美国推崇的个人主义有关,他们敢想,敢说,敢干,一副强者心理,一旦谦虚,岂不是懦夫?
中国人的谦虚是一种智慧,自己的能力不外露,既是自省,学习他人的可取之处,又是避免树大招风,引来不必要的竞争对手。 这一点,可以参考华为,华为向来低调,谦虚谨慎,沉默是金。
反观特斯拉,与女车主的纠纷按理来说是一件丑事,自己关起来门来解决就好,何必在官方发文惹众怒。
其次是,中美之间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逻辑关系截然不同。
生产者提供服务与产品,消费者提供货币,二者的交易看似是平等的,果真如此吗? 如果真的是平等的,那生产者的资本又谈何积累呢?所谓的等价交换只是障眼法而已。 中国自古有“重农轻商”的烙印,更有“无奸不商”来形容买卖的关系,买的不如卖的精。
因此,当生产者与消费者出现模糊不清的纠纷的时候,大部分人是站在消费者这一边的。
这一点也可以从国内电商平台上得到印证,淘宝、闲鱼、京东等平台设置的退货机制是比较松,除非是买家恶意损害商品,大部分情况下是可以自由退货的,这便是对消费者尊重的体现。
特斯拉作为一家美国企业不远万里跑到中国来造车、卖车,中国的老百姓是欢迎的,但是,不会上升到感谢的层面,因为,中国的消费者深知是自己让特斯拉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谁应该感谢谁?
因此,对中国人来说,顾客永远是对的,因为顾客是衣食父母。
但是特斯拉可不这么认为,特斯拉的想法是——如果不是我,你能开得上好车吗?个人主义文化的思潮就是这样,自我价值的实现是第一位的。
到底是生产者重要还是消费者重要,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情况,但说到底,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只不过特斯拉从美国来到中国,外在环境变化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没有很好地“入乡随俗”,不能随遇而安,企业的对外战略上没有适合中国的国情。
最后是,反正背后还有一批粉丝、车主用户支持着,有恃无恐。
特斯拉的粉丝、用户无条件的喜欢与疯狂的崇拜助长了其傲慢的企业文化。有个车主自家的面包店的一个角落被称为“埃隆之角”,那里立着马斯克的人形立牌,他的照片挂在墙上。
2020年,马斯克去德国柏林考察超级工厂期间,所到之处人山人海,有大学生高举“我要为你工作”的牌子求翻牌。
可以想象,特斯拉的老板是以何等的形象在用户心目中被崇拜。
那段时间,特斯拉确实顺风顺水,风光无限,德国 *** 表示会“全力支持特斯拉”,中国上海也为了尽快把这个明星企业引到家门口,放弃了过去那套要求外资车企与中资合资的模式。
有这么一大批粉丝用户在背后站台,被捧惯了,特斯拉自然就有恃无恐了,自认为有傲慢的资本,甚至或许还认为这傲慢就是给粉丝们长脸。
在遭到新华社、中纪委官媒等通报批评后,特斯拉这才迫不得已在4月20日深夜发文致歉。
此次负面舆论事件并不是第一次了,之前的自燃事故甩锅给国家电网,刹车失灵甩锅给地面路滑的事,特斯拉一直没有好好学会“道歉”这门功课。
上周的4月17日,得克萨斯州休斯顿的一辆特斯拉电动车在高速运行的情况下,撞上了一棵树上后起火,造成两名男子死亡,当时这辆特斯拉是处于“无人驾驶”的状态。
两条鲜活的人命没了,也没见特斯拉发文正式道歉。
所谓的道歉,有时不见得是错与对的分水岭,更多的是承担责任的意识,是一种担当,是一种态度。
随着事件的发酵,特斯拉的市值确实受到了影响,4月19日开盘后市值蒸发超36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00亿元)。不过随着财报利好的预期,特斯拉股价又涨了回去。
刚刚出来的特斯拉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特斯拉 汽车 总营收约为103.89亿美元,同比增长74%;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约为4.38亿美元,同比增长2638%。靓丽的财报甚至还让埃隆马斯克获得了两笔期权奖励,总价值为110亿美元。
但是中国市场肯定会受到这次 *** 事件的冲击,如果特斯拉不能处理好,4月份的销量出现大幅的下跌,到时候特斯拉真就该清醒了。
-------------------------------
上林院:全平台 财经 自媒体,深度观察产业经济与 财经 事件。
暴涨。
2010年6月29日,特斯拉在纳斯达克上市,IPO发行价为17美元;当时公司仅有的电动汽车,售价109,000美元的Roadster在时代广场展出。
2020年6月29日,特斯拉上市十年之际,其股价上涨至1009.35美元,市值达1871.04亿美元
在上市后的第一个十年,特斯拉股价较发行价暴涨5837%,从硅谷的一家初创公司成长为市值超出丰田、大众、通用等传统巨头的企业。
扩展资料
特斯拉在当地时间2020年1月29日发布了Q4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第四季度营收73.8亿美元,净利润为1.05亿美元。特斯拉2019年全年营收245.78亿美元,略高于市场预期244.7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214.6亿美元;
虽然从整体上看,特斯拉2019年全年净亏损仍达到了8.62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8.1亿美元,但与去年同期9.76亿美元的亏损相比,已经有所收窄。同时,Q4是特斯拉在2019年第二次实现单季盈利。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谁让特斯拉的股价坐上火箭,总市值逼近丰田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十大事件回顾特斯拉上市的首个十年
咨询记录·解于2021-11-14茅台193...
五大四小发电集团名单文章列表:1、2020年五大四小发电集团装机容...
国内油价近二十年历史最低价是3.06元一升。最高的时候,发生在201...
中信国安(000839)中天科技(600522)新海宜(00...
长江铝锭今日价格后面的涨跌是什么意思?是对长江铝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