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吧事·行业
股价疯狂涨跌一周的特斯拉,所震荡出的资本泡沫,似乎对做空者提出了警告,而破千亿美金级的体量,支撑起特斯拉在这场资本漩涡中的话语权。
从每股968美元到每股734.70美元,特斯拉的股价如过山车一般,在2月5日创上市8年来最高跌幅17.2%。特斯拉副总裁陶林随即在微博发出提振股价的利好消息——预计该公司上海工厂的交货拟于2月初开始。与此同时,特斯拉上海工厂本月10日复工的信息也凸显其节奏紧迫。截至美东时间2月10日,特斯拉以每股771.28美元,总市值1390.19亿美元收盘。
?
股价回弹的背后,特斯拉东方战略对整体的拉动不可忽略,而股价暴跌后出现的持续走强趋势,似乎更加证实这场明枪夹带暗箭的未来战役,正在加速到来。
特斯拉:华尔街的新***?
无论是在美国人眼中的“创业教父”——马斯克,还是他所创办的特斯拉,始终自带流量光环,在资本市场与消费市场中从不缺乏舆论点。
不可否认,唱空特斯拉的大有人在。空头们将特斯拉定义为一家汽车制造公司,结合目前业绩表现,认为股价被严重高估,资本泡沫即将破灭。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做空机构Citron Research(香橼),彭博社报道,该机构于2月3日公开表示:“我们喜爱特斯拉,承诺过永远不会再做空它。当电脑开始驱动市场,即便马斯克是基金经理,同样会做空这只股票……这只股票已经沦为华尔街的新***。”
?
香橼与特斯拉的瓜葛纠缠,可追溯至2013年。彼时香橼公开宣布将做空特斯拉,并声称:“等到特斯拉产品上市的时候,其他行驶距离长达200英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恐怕早已上市几年了。”
多年后,香橼的计谋始终未果。
2018年9月,香橼创始人Andrew Left将马斯克起诉,原因是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宣称,正在考虑以每股420美元的价格将这家汽车制造商私有化。
?
但“煞费苦心”的香橼,却在特斯拉公布财报的前一天态度逆转。认同特斯拉发展成绩的同时,给予特斯拉“占据电动汽车行业的主导地位”的肯定。
当然,马斯克没有放弃这个调侃做空者的机会,在公开漂亮的季度财报后,许诺给空头们寄“做空短裤”,以此挖苦敌阵。
?
相反,金融数据分析公司S3 Partners的追踪数据为多头站场,并给予空头们强力回应。
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特斯拉股价飙涨逾110%,过去半年涨幅超过200%,做空特斯拉的投资者已经累计损失约83亿美元,其中2月3日特斯拉股价飙涨20%当天,做空者仅一个交易日就损失约25亿美元。
面对特斯拉的股价反弹,《华尔街日报》指出,特斯拉正在经历新一轮估值泡沫,将其与上个世纪末的互联网行业、2008年的国际油价,以及2017年的比特币相提并论。
?
目前,特斯拉长期市盈率超过80倍,远远超过亚马逊1997年上市时的50倍,华尔街分析师对特斯拉2020年的平均目标定价为每股493美元,而2月5日出现暴跌之后,特斯拉股价依旧高出该平均数近50%。
一面海水,一面火焰。充满争议的特斯拉打破了传统的审视眼光,2019年36.8万辆的交付量,仅占其身后者大众集团销量的3.3%,加之成立17年来从未实现全年盈利,然而这一切的背后,却有着远高于大众集团的市值,难免引发外界质疑。
对此,美国著名消费 *** 人士Ralph Nader对特斯拉股票近期的持续暴涨发出警告,并呼吁监管机构考虑对潜在的内幕交易进行调查。
?
即便如此,乐观派激进者仍信心十足。投资管理公司Ark Invest在报告中指出,预计特斯拉到2024年股价将达到每股7000美元,总市值会突破1.1万亿美元大关,超过全球其他主要汽车公司市值之和。
?
特斯拉的未来与否,无法凭此断定,但可以预见的是,这场在华尔街之上的无烟战争仍在继续扩张。
竞争与野望
1月29日特斯拉发布2019年Q4财报;2月3日宁德时代发布与特斯拉开展业务合作的公告;以及2月4日传出特斯拉与松下的电池合资企业首次实现季度盈利。多条利好消息,对特斯拉的股价产生持续提振,同时为接下来的暴跌埋下伏笔。
?
2月5日,特斯拉股价暴跌17.18%,市值蒸发近275亿美元,创下了8年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受此影响,刚跻身全球亿万富豪榜第22位的马斯克,一夜之间净资产缩水59亿美元。
这冥冥之中早有预言。
日前,纽约投资公司Miller Tabak首席市场策略师Matt Maley直言:“当前特斯拉股价已远高于其当前‘基本面’,这只股票在不久之后的某个时候将会彻底崩溃。”
基本面:释义为指对宏观经济、行业和公司基本情况的分析,包括公司经营理念策略、公司报表等的分析。
?
按照Matt Maley的说法,认为特斯拉远离“基本面”的人不胜枚举,其中包括国内的造车新势力。
2月4日晚间,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微博发文,表示看不懂特斯拉持续上涨的股价趋势。何小鹏一直认为,10年内智能汽车会有多家千亿到万亿美元以上的公司,其中特斯拉非常有实力达到,但不同于手机行业,汽车很难形成巨大的赢者通吃和超高毛利,因此暂时没有看到当前如此高估值的逻辑,除非是真正的长线持有者。
?
此时微博配图中,特斯拉的股价为每股937.44美元。
相比之下,第二家在纽交所上市的电动车企业——蔚来汽车的股价长期徘徊低位。虽然有2019年Q3财报和全年交付创纪录做支撑,而且股价已经脱离“1美元”退市威胁,但目前仅仅勉强处于温饱线边缘。
对此,摩根士丹利分析师Tim Hsiao认为,现金状况吃紧,仍对蔚来股价产生严重威胁。加之受新冠肺炎的影响,大部分工厂停工或延迟开工,第一季度新车交付也将存疑,相比特斯拉,蔚来的未来存在更多不确定性。
所幸, 2月6日,蔚来汽车官方发布消息,宣布与一家无关联关系的亚洲投资基金(以下称“购买方”)签订了可转换债券认购协议。根据协议,蔚来将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向购买方发行和出售本金总额7000万美元的可转换债券(以下称“债券”)认购协议。
除此之外,蔚来在1月份已经以类似条款完成一笔可转换债券,两笔可转换债券本金总额约为1亿美金。
?
相比有BMS(电池管理)系统、Autopilot自动驾驶技术等强大自造血能力的特斯拉,蔚来汽车CEO李斌自己承认在负毛利的前提下,只能做好服务。
如今,客户粘性已经发展成为蔚来着重培育的优势,这从NIO Day的车主互动可见一斑。
?
反观特斯拉,自上海工厂建成投产后,以“特斯拉速度”在中国大地上加快跑马圈地,计划到今年底,零部件国产化率从当前的30%提升至***,国产Model 3售价或将继续下探,毫无疑问将对蔚来、爱驰以及小鹏等头部造车新势力产生扼喉影响。
但这并不足以令特斯拉满足。日前,马斯克扬言,特斯拉计划在每个洲建设一座超级工厂。即使具体选址与落地规模尚存未知,但如此“疯狂”的举措,令马斯克与特斯拉抢占全球新能源江湖的野望更加清晰。
?
2010年6月29日,特斯拉以每股17美元的发行价登陆纳斯达克,迄今10年累计上涨超过40倍。放眼全球,过去一年特斯拉的交付量,占全球纯电动汽车总销量的22.45%。
特斯拉所代表的新生事物,此时站在产业变革的路口,面对颠覆者与创新者的质疑,纵使泡沫横行,资本不眠,躲过轮番漩涡的明枪暗箭,其未来依然无法预知。
唱衰还是叫好,当前的所有结论都为时尚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月13日,特斯拉股价持续走高,上涨接近10%,收盘时创下了每股524.86美元的历史新高。
(图片来源:特斯拉官网)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1月13日,特斯拉股价持续走高,上涨接近10%,收盘时创下了每股524.86美元的历史新高。
随着中国工厂建设进展顺利,以及去年第四季度交付量超过华尔街分析师预期,特斯拉股价持续上涨。进入2020年以来,该公司股价的涨幅已经超过了20%。FactSet的数据显示,在过去3个月中,该股股价已经翻了一倍有余。
1月13日股价大涨之后,特斯拉的市值已经达到大约946亿美元,超过了通用汽车和福特的总和。不过,企业的市值所衡量的是公司流通股的价值,并不能说明全部情况。
1月12日,Oppenheimer分析师Colin Rusch将特斯拉的目标价从385美元上调至612美元,并重申该股表现的评级为“优于大盘”。 Rusch的这一目标价成为了华尔街分析师最乐观的目标,超越了Piper Sandler的553美元以及Canaccord Genuity的515美元。
Rusch将特斯拉视为一支“必须拥有”的股票,他认为此股可以供纳入额外指数中获益。他表示:“我们认为,该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从过往错误中吸取教育的能力、以及比同行更明显的野心,正开始对那些无法、或不愿以更快速度进行创新的交通企业构成生存威胁。”
2019年年底,特斯拉开始在中国交付国产版Model 3。还有消息称,其位于上海的超级工厂每周的产能已经提升到1000辆以上。本月早些时候,该公司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表示,特斯拉计划在中国开设一个新的设计和工程中心,另外他们还将在上海工厂内生产Model Y车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去年中国一共销售出了130万辆新能源汽车。
特斯拉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第四季度交付数字也让投资人感到欣喜,这也是该公司股价大涨的原因之一。特斯拉表示,去年第四季度他们的交付量达到了11.2万辆,2019年全年交付量将近36.75万辆,年比提升50%。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特斯拉的市值又开创了新纪录!
当地时间11月24日,特斯拉股价收盘大涨6.43%,股价达555.38美元,市值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达到5264.45亿美元,至此特斯拉的股价在今年涨幅达到550%。
同时,身为特斯拉CEO的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一天“躺赚”80亿美元,个人财富达到1360亿美元。根据彭博亿万富豪指数,得益于特斯拉的股价飙升,马斯克的资产在今年增加了1000亿美元,是今年彭博亿万富翁指数中增幅最大的。同时,马斯克的财富排名也从年初的35名上升至第二名,仅次于比尔盖茨。
特斯拉近日高涨的势头得益于加入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利好。11月16日,标普道琼斯指数有限公司宣布,特斯拉将被纳入标普500指数。自消息“官宣”后,特斯拉的市值已经累计上涨30%。
高盛集团曾就特斯拉加入标普500指数发布研究报告,称特斯拉股价有望继续大涨。同时特斯拉在上周获得摩根士丹利超配评级,是多年来首次。摩根史丹利表示特斯拉的商业模式正在转变,它的主要收入将从汽车销售转向附加值更高的软件和服务,称特斯拉即是硬件公司也是软件公司。
此外,美国新一届 *** 也成为特斯拉股价上涨的重要利好。拜登曾表示,在未来4年投资2万亿美元加强美国的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华尔街分析师表示,拜登重视推动清洁能源和零排放汽车的发展,会成为新能源车企股价上涨的催化剂。
除了外界利好因素以外,特斯拉今年的表现也十分亮眼。在刚刚过去的三季度,特斯拉的交付量达到了139,300辆,创下新高。同时,特斯拉已经连续5个季度实现盈利。
特斯拉的股价连续上涨背后是整个新能源市场备受看好的趋势。在美上市的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股价本周也开始反弹。就在本周一,蔚来股价大涨12.45%至 55.38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公司市值达到747亿美元;小鹏汽车股价大涨33.92%,至 72.17美元,市值530亿美元。理想汽车股价上涨14.48%达 43.64美元,市值达到365亿美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根据美国研究系统公司FactSet的数据,目前约有45%的华尔街分析师对美股特斯拉(TSLA)给出“卖出”评级,相对的,仅有19%的分析师给出了“买入”评级。
可以说,这是特斯拉(TSLA)自2010年IPO以来,华尔街分析师对其股价最看衰的一刻,没有之一。
而这距离美股特斯拉(TSLA)大涨19.9%、拿下6年来最大单日涨幅纪录,仅仅过去了7天。
在这7天里,是特斯拉(TSLA)的疯狂。其每股股价最高达到968.99美元,市值一度接近1700亿美元,1700亿是什么概念?超过了大众和戴姆勒市值之和。
而就在后一日,特斯拉(TSLA)又将8年来最大单日跌幅记录收入囊中:暴跌17.18%。
短短几日,华尔街将特斯拉(TSLA)比作2017年的比特币。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那一年无数人谷歌“该不该购买比特币?”,2020年伊始,无数人谷歌“该不该购买特斯拉股票?”。
Galaxy Digital创始人、亿万富翁投资者Michael Novogratz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了自己做空特斯拉股票失败的经历:“我太自大了,想要抓住泡沫的顶部,结果被打了个鼻青脸肿。”Novogratz表示,和2017年的比特币一样,特斯拉的股票已不再取决于基本面,而是由引人注目的故事和利好消息驱动。Novogratz同时强调他仍然是特斯拉的超级粉丝,甚至还拥有两辆特斯拉,尽管如此,这也并不意味着特斯拉值那么多钱。
的确,特斯拉(TSLA)已经成为了华尔街新***——知名做空机构香椽(Citron Research)在2月3日公开表示:“我们喜爱特斯拉,承诺过永远不会再做空它。当电脑开始驱动市场,即便马斯克是基金经理,同样会做空这只股票……这只股票已经沦为华尔街的新***。”
截至发稿前,也正是上周五美股收盘,经历了一周疯狂,特斯拉(TSLA)报收于748.07美元,股价下跌0.12%,最新总市值1348亿美元。
好了,说完上一周的“现象”,就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了。
特斯拉的泡沫
本质一,是多空对决。
先解释下“多空对决”这个股民们比较熟悉的词儿:多头,是不断买入股票,将股票价格拉升的一方,空头,指在高位获利卖出股票,造成股票价格下跌的一方,或为获取廉价筹码刻意打压股票价格的一方。多空对决,就是这两种力量之间的抗衡,多头强则价格升,空头强,则价格跌。
简单来说,多头就是看好这只股票股价的一方,而空头就是看衰这只股票股价的一方。像特斯拉这样充满争议的公司,自然是空头们争相撕咬的对象,在这个例子中,你可以先把空头和特斯拉(或者说是马斯克)看作水火不容的两方。
根据金融科技公司S3 Partners,特斯拉的做空者比其他任何一只美国股票都要多,其空头净额比率超18%,远高于苹果、微软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
而和特斯拉“水火不容”的名单上,有非常多的“大佬”,如绿光资本的David Einhorn、全球最大空头对冲基金Kynikos Associates联合创始人Jim Chanos、斯坦菲尔资本管理合伙人Mark spiegel,和摩根凯瑞资本管理创始人Mark Yusko等等。
这里插入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空头在英文中叫做“short”,大家都知道,短裤在英文中是“shorts”,而马斯克就曾在公开漂亮的季度财报后,许诺要给特斯拉的空头们寄“做空短裤”为礼物(意为挖苦他们)。
事实上,马斯克还真这么做了。上面提到的绿光资本的Einhorn,在签收后,发推盛赞马斯克言而有信,并反击了特斯拉的产品缺憾。
言归正传,特斯拉空头们在过去的一周,遭受了重挫。仅上周一股价飙升就令空头们损失近25亿美元,截至周二收盘,空头们就已经损失了累计115亿美元。
其实,即便是特斯拉上周的“高光时刻”,空头们也依旧对特斯拉穷追猛打,他们中的不少人依然持有巨额的特斯拉空头头寸,并坚信特斯拉股价泡沫迟早会破裂。但即便表面上势不两立,但在资本市场的身份转换屡见不鲜,而在这之前,空头们也会为特斯拉立下“身不由己的功劳”——其实特斯拉的暴涨,一部分因素是因为很多空头损失惨重,被迫不计成本地平仓,进而又推高了股价。从而催生了上周的抛物线般的k线。
当然也有不少人存在“内幕交易”的揣测——美国著名消费 *** 人士拉尔夫-纳德(Ralph Nader)在2月5日对特斯拉股票近期的持续暴涨发出警告,并呼吁监管机构考虑对潜在的内幕交易进行调查。同时,他表达了对特斯拉的股票价格感到的深深担忧——“特斯拉去年售出了不到40万辆汽车,但估值已超过了大众汽车和通用汽车的总和。”
特斯拉的拐点
如果说美股的各种“骚操作”让大家感到不明觉厉,那么接下来,我们还是落回到特斯拉的基本面,也就是今天要说的本质二了。
什么是基本面?基本面是指对宏观经济、行业和公司基本情况的分析,包括公司经营理念策略、公司报表等的分析。而根据纽约投资公司Miller Tabak首席市场策略师马特?马利(Matt Maley)表示:“当前特斯拉股价已远高于其当前基本面,这只股票在不久之后的某个时候将会彻底崩溃。”
简而言之,对特斯拉各种经营情况的理性分析,就是基本面。而高于、脱离基本面,则是人们对于特斯拉股价存在“不理性追随”的灵魂拷问。
但我也相信,大家也都实实在在地注意到了,最近特斯拉确实是顺风顺水,市场接受度和产能这两个最大的烦恼,都正在被它抛诸脑后。
去年10月特斯拉公布第三季度财报,相比前两个季度的净亏损,三季度实现盈利。这个消息直接推动特斯拉股价当天上涨20%。似乎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特斯拉开始了很多人所期待的“逆袭”。
先有去年年底的特斯拉上海工厂开始交付,后有1月末超预期的2019年四季度财报,交出了“完成上市至今的第六次季度盈利和连续第二季度盈利”的成绩单,并且2019全年交付量实现了50%的同比增长,达36.75万辆。同时,财报还显示特斯拉的整车库存周转天数已降至11天,达到了四年来最佳水平,足见人们对特斯拉的趋之若鹜。
看到上述的表述和一些数字,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感受到了外界对于特斯拉这个2003年成立的汽车圈中的“宝宝”的宽容程度。但别忘了,这个“宝宝”目前的市值仅次于全球车企总市值第一的丰田。
再接着往下看,松下在2月初发布财报,显示其与特斯拉在美国合资的电池业务首次实现了季度盈利(过去多年,这项业务经历了多次生产问题和延期)。也是同一天,宁德时代发布公告,拟与特斯拉签订协议,为其供应动力电池产品。从表象来看,是得到进一步优化的成本控制,但往深了说,成本进一步下降的结果,是需求得到价格的进一步刺激,从而预示着特斯拉将会带领新能源产业来一次提速。
以上这些好消息,其实落到实际数字上,并没有多少业绩,但均可指向那四个字儿“前景很好”。但目前能够支撑得起特斯拉“汽车行业中的苹果”、“估值高于大众加通用之和”吗?显然还不能。
而之所以特斯拉的“前景很好”拥有让人原地自嗨的神奇力量,除了特斯拉拥有远超其他车企的,对于未来的描述能力(这是从普通人到华尔街都非常看重的一项),还要归结于特斯拉汽车业务的高毛利率,根据其2019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特斯拉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0.9%。在资本市场中,毛利率和市值之间联系紧密,而20.9%是什么概念?市值第一的丰田毛利率为18%(2018年数据)。
写在最后
随着眼下国内疫情的这一特殊时期,确实也让不少人再次担忧起了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问题。而上周的大跌,也必然有一部分这方面的因素在其中。以目前的趋势来看,特斯拉与空头们之间的撕扯还有可能愈演愈烈。
根据投资管理公司Ark Invest在2月1日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预计特斯拉到2024年,特斯拉股价将达到每股7000美元。在部分激进的分析师眼中,特斯拉的总市值会突破1.1万亿美元大关,超过全球其他主要汽车公司市值之和。
在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中,不知那些认为特斯拉的股价泡沫即将破裂、这只股票很快就会崩盘的分析师/空头们,看到这份报告会作何态度?或退出这场“非理性”,或不屑于它内在的伪逻辑,或空转多降低风险?
我想眼下可以肯定的是,特斯拉确实来到了它的拐点,一切都随着春暖而花开。今天,特斯拉上海工厂已经正式复工,成为此次疫情之下复工最早的一批车企之一。万众瞩目的特斯拉产能爬坡,继续推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二季度一结束,特斯拉就火速公布了自己的“战报”。本周四,特斯拉宣布其二季度交付量达90,650辆,环比增长1.8%,生产量为82,272辆,环比下降20%。具体车型方面,特斯拉表示,Model 3和ModelY的交付量为80,050,Model S和Model X的交付量为10,600辆。
值得留意的是,此前特斯拉位于加州弗里蒙特的工厂因为疫情从3月下旬一直停工至5月中旬,错过了半个季度的生产时间,故而产量相比一季度的10.3万辆环比下降20%。也正因为考虑到疫情封锁的影响,华尔街分析师对其二季度的销量预测多停留在7万-8万辆。这是特斯拉连续两个季度交付好于预期。
“虽然我们在弗里蒙特的主要工厂本季度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关闭状态,但我们已经成功地将产量拉回到了之前的水平。”特斯拉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
此外,特斯拉表示,目前公布的交付数据相对保守,因为公司只统计完全交付至客户手中的车辆,包括相关文件也要全部完成才会计入交付量,所以二季度实际最终交付辆有可能高于目前公布的数字。
在特斯拉公布交付成绩的前一天,马斯克曾专门发邮件,祝贺员工在艰难时期表现出了“惊人”的执行力。同时,马斯克预测,特斯拉有望在7月份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中实现收支平衡。
针对特斯拉的交付表现,有分析师称,在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特斯拉交付量依然能突破9万令人震惊。同时他表示,交付量的表现将提高人们对特斯拉第二季度盈利的预期,特斯拉有望实现连续四个季度盈利。
好于预期的交付量和连续盈利的可能性,再次推动了特斯拉的股票上涨。当地时间7月2日,特斯拉股票大涨7.95%至1208.66美元。至此,特斯拉的总市值达到2241.77亿美元,传统车企里市值最高的丰田(1748亿美元)被远远甩开。值得留意的是,丰田的全球销量在千万辆级别,特斯拉目前的年交付量目标为50万辆。
面对超预期的交付量和飙升的股价,马斯克有点“飘”,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讽刺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称要赠送“做空短裤”给SEC,并将其称为做空者致富委员会(Shortseller Enrichment Commission)。此前,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计划将特斯拉退市私有化,这一“子虚乌有”的言论导致SEC对马斯克和特斯拉分别罚款两千万美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天之内,继跌破800美元关口后,特斯拉股价再次失守700美元。
截止美国当地时间2月28日,特斯拉股价连续暴跌27.37%,报667.99美元,市值缩水至1227亿美元。
显然,在接连暴跌的背后,是特斯拉的投资者们开始大量抛售。
与此同时,不仅投资者开始“甩手”,大投行也开始“看衰”特斯拉。
昨日,摩根士丹利在研报中给予特斯拉股票“减持”的评级,并把目标股价定为500美元,较特斯拉周三的收盘价低出三分之一以上。
在降低评级后,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还表示道:“不要拿特斯拉的成就和在许多重要领域的领先优势做赌注,我们觉得现在宣布一个‘赢家’还为时过早。”
接连暴跌,背后到底有何原因?
事实上,在特斯拉这波连跌背后,不可否认是受到了多方位的因素影响。
而在此之中,笔者也稍微“揣测”一下存在可能性的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一个原因,便是投资者开始“高位套现”。
此前空头平仓、散户入场,特斯拉股票接连受到热捧。在此背景下,特斯拉的股价呈百分之N百的“超级增长”。
如今,在实际市场尚未明朗的情况下,特斯拉“空有”如此庞大的市值,不可避免投资者开始大量抛售。
毕竟值此高位最佳时机,投资者顺势退出并套现,或许也不难理解。
其次,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特斯拉的未来前景仍旧存疑。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月,特斯拉有3563辆新车在中国注册,低于12月份的6643辆。
而在特斯拉1月份注册的新车中,有2605辆是在中国制造的电动车。
同时,根据特斯拉的计划,预计2020年将交付50万辆新车。而国产Model 3已于1月7日进行了首批车主交付,第一季度将开启集中大批量交付。
不过,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影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此前曾暂时关闭停产,而新车交付也将延期。
显然,在大环境的下行压力下,又出现疫情恐慌与产业运转停滞的相关因素,也使投资市场对特斯拉的未来预期下降。
此前,《华尔街日报》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特斯拉正在经历新一轮估值泡沫,将其与上个世纪末的互联网行业、2008年的国际油价,以及2017年的比特币相提并论。
目前,特斯拉长期市盈率超过80倍,远远超过亚马逊1997年上市时的50倍,彼时的全球互联网行业正处于泡沫破裂前夜。
事实上,华尔街分析师们曾对特斯拉的2020年平均股价做出预测,目标定价为493美元/股。
而在这波连跌之后,特斯拉的股价依旧高出该平均数近25%。
功夫拍案
股价暴跌背后,其实还是反映出投资者对特斯拉未来的“不信任感”。
事实上,特斯拉无论是电动化还是无人驾驶,可以说是十分领先。但这些领域的技术探索还远远没有结束,其马太效应也尚未完全形成。
而国内的造车新势力,抑或是传统车企转型电动化,或许还需要再“加把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咨询记录·解于2021-11-14茅台193...
五大四小发电集团名单文章列表:1、2020年五大四小发电集团装机容...
国内油价近二十年历史最低价是3.06元一升。最高的时候,发生在201...
中信国安(000839)中天科技(600522)新海宜(00...
长江铝锭今日价格后面的涨跌是什么意思?是对长江铝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