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在特斯拉的股票,董明珠和张磊:两个狠人的进与退

2023-03-07 23:45:50 证券 tuiaxc

从俞敏洪身上看到的长期主义: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01

经常在网上看到这种段子: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回到n年前,你会跟自己说什么?

排名靠前的回答大约是:

砸锅卖铁买房子、

买特斯拉的股票而不是车、

少打游戏多看书、

不要辜负那个女孩

……

可惜时光不会倒流,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就在于缺乏长期思维,不会用长期主义思想去对待问题,去处理问题。

很多时候与提升或有助积累自身价值的事情擦肩而过。

为什么普通人很难坚持长期主义呢?

因为他们会告诉你,没办法我要生存,所以我得急于变现。

没办法,我要生存,所以我不敢破圈,我必须继续内卷,

没办法,我没有 *** 。

可是你告诉他 *** ,他又迟迟不行动,行动了呢,遇到一点点儿的问题,他就非常容易中途放弃。

俞敏洪则不同。

讲述他早年的两段经历:

之一段是他17岁那年,连续两次高考失败。

当时同村的另一个人也考了两年,同样遗憾落榜。

当时俞洪敏去找这个人,询问对方是否还想再考一次。

对方自认失败,选择在家种田,结果一辈子都没能走出农村。

俞敏洪拼命学习,最终收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

第二段是他在北大时,学习成绩差,毕业时只考了全班倒数第五名。

成绩优异的同学,都去了报社、外交部等就职,薪资丰厚、前途无量。

他却找不到心仪的工作,甚至一度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幸好北大在招英语老师,才得以留校任教。

起初,他内心十分郁闷及自卑,觉得自己样样不如人。

但他身上有股韧劲,没有因为眼前的打击而一蹶不振。

他日复一日地耐着性子打磨自己,持续精进教学水平。

最终,他在北大站稳脚跟,后又当上培训班老师,创立新东方。

名声、财富和外界的赞赏,如潮水般不断袭来。

那些曾经领先于他的同学,大多籍籍无名,被他远远地甩在身后。

没有俞敏洪当时的长期坚持,他就不会上北大,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新东方。

当你把目光放长远,俯瞰漫漫人生路,就会发现某个阶段的得失,不过是过眼云烟。

02

张磊在《价值》中描述:

“长期主义——把时间和信念投入能够长期产生价值的事情中,尽力学习最有效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标准,遵循之一性原理,永远探求真理。”

长期主义,它是由前世界首富贝索斯所提出来的,在亚马逊创立初期的时候,G价低迷连续亏损,其实投资人都已经不看好这个公司了,后来,亚马逊成功了,贝索斯也成为了世界首富。

大家都在传播他的长期主义。

所以,到底什么是长期主义呢?

长期主义就是在你保持战略耐性的前提下,用时间的复利去做难而正确的事。

耐性体现在做一件的耐心上,战略耐性体现在,在当下做布局或选择时更面向未来。

时间系统要求你有面向未来的耐心,它意味着,你心无旁骛,相信价值,不焦虑,不急躁,不与人比较,你有自己的节奏,愿意投入精力,做自己骄傲的事情。

相信时间的力量,真正的成长需要长期付出。

复利思维,也就是长期积累有价值的事情,并且不断迭代。

难而正确的事,比如说学习、读书、写作、成长等等。

03

长期主义不仅仅是一种 *** 论,更是一种价值观。

从事任何工作和事业,只要着眼于长远,躬耕于价值,就一定能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迎接挑战的端绪。

这是一条越走越坦然宁静的道路。

奈飞在转型期的时候G价暴跌,他的创始人也被评为史上最烂的CEO,后来奈飞成功了,成为美股最有价值的公司,大家都说他的创始人是长期主义。

还记得杨元庆和马斯克的对话吗?

杨元庆几乎用一种嘲笑的口吻问马斯克:“你特斯拉的销量跟我们联想比,怎么样呢?”

今天马斯克成了世界首富。

大家都说他目光长远,他是一个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的本质,就是长时间为了干一件事,聚焦的能力,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放弃娱乐生活,放弃无效社交,放弃无意义的消费,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不被理解的孤独。

他是一种自控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04

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路。”

如何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

培养长期思维的重点:

之一:清晰的认知

首先你得认识两点:

1、知道你的目标是无法一蹴而就的。

你能做到不再“着急”避免“焦虑”,因此也就避免了因情绪起伏而带来的时间浪费和注意力流失

2、知道你的目标终究能够被达成。

做到坚定地前行,保持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勇气。

把精力放在该做的事情上,不要被分散,找准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走弯路。

第二:坚定的信念

你要非常相信你的目标是可以达成的,同时相信它的实现需要你足够长时间的努力。

相信相信的力量,并且借助这种力量。

第三:根据信念制定原则

比如,对个人投资而言,当你确定要开始做金钱上的长期投资时,就得先做很多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去制定原则。

总之,原则不是随便拍脑袋决定的,而是在认真研究与不断地尝试下最终确立的。

第四:根据原则严格执行

执行应该说最重要的一步。

比如说,当周围人都在买房买车,买第二套房、换第二辆车的时候,你还能坚守自己指定的“自我成长”原则,每年将很多时间和金钱放在自我成长上,坚定的成长与学习长达五年之久吗?

相信90%的人都在摇头。

只有经历了“执行”这一步,你才可能真正化茧成蝶。

第五:不断迭代优化

这是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之后所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

不能原地踏步,需要不断改进你的方式和 *** 。

05

《道德经》中记载:“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不羡慕别人短期的成就,不嫉妒别人短期的的收入,找到一个更长的赛道,和时间做朋友。

董明珠和张磊:两个狠人的进与退

5000人看似不多,但董明珠发声的背景,是家电行业一片愁云惨雾:海信裁员一万人,美的高管降薪30%,中国大陆家电(不含3C)零售额2020年一季度为1326亿元,同比下降36%。格力也难以独善其身,光2月份就亏损200亿元。然而董明珠就是敢喊。这一点和她同一代的营销大师 宗庆后也自叹弗如:“我们没有她魄力大。”

外界觉得她敢喊,董明珠自己觉得这是敢做——现在是销售的谷底,却是积累人力资本的良机, 她这是在抄底, 为格力下半年的复苏积攒力量。无独有偶,刚成为董 *** 大老板的高瓴资本掌门人 张磊,这段时间也在四处下注,逆市而行。 2月16日,作为国内外大中型制药企业、生物技术企业提供药物研发、生产一站式CMC服务的凯莱英披露,高瓴资本将通过现金方式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23.11亿元;3月6日,高瓴资本增持微创医疗4773.4万股,持股比例达到6.61%;3月17日,高瓴资本参与了对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的融资;3月19日,港股上市公司三生制药发布公告称,高瓴通过旗下投资基金,拟购买一项贷款,并以此获得转换成公司股票的权利。如果转股,高瓴将拥有三生制药约5%的股权。而在传统 科技 创投领域,张磊也在疯狂出击。从3月20日到23日仅仅4天时间内,高瓴资本主导并参加了估值50亿美元的小红书E轮,以及估值超过160亿元的喜茶新一轮融资。

……

和搭档董明珠一样,张磊领导的高瓴资本挥舞支票砸出最少几十亿人民币时,创投圈因为对经济形势预判而纷纷降低投入,瑞幸打头的中概股造假风波更是导致投资行业一片哀鸿。然而,正像他在与黑石老板苏世民对话时说的那样,张磊也用实际行动告诉市场,“当下,我认为更大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现在就是重仓中国更好的机会”。

张磊

面对黑天鹅时相同的逻辑,也许可以说明张磊和董明珠为什么会走到一起。 巴菲特那句名言得到了他们坚定而凌厉的践行:在他人恐惧时贪婪。 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在日后的合作中,当他们中的某一位恐惧时,另一位会怎么做呢?董明珠是出了名的“铁娘子”,而张磊说过一句未必为很多人所知的话: “投资中国不适合内心软弱的人。” 李斌和刘强东肯定领教过张磊强硬的内心,以及手段。

张磊在2016年发表过一次演讲《在中国寻找钢铁侠》。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谁是中国的钢铁侠,但外界大都认为,张磊说的就是李斌。高瓴对蔚来的投资,据说是李斌和张磊在一起滑雪时敲定的,两人的交情可见一斑。2015年,高瓴资本领投蔚来1亿美元A轮融资,并在C轮及C+轮继续跟投蔚来。蔚来IPO时,高瓴持股比例达7.5%,是蔚来第三大股东。2019年二季度,蔚来股票价格一路下跌的时候,高瓴资本还大力增持了蔚来 汽车 2061.85万股,持有总股票数占比超过12%,同时张磊还买入特斯拉66.83万股。

当时,张磊持有两家中美新能源 汽车 企业股票市值超2亿美元。然而,2019年第三季度,当蔚来 汽车 的资金链越来越吃紧、李斌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的时候,张磊果断放手,高瓴开始大幅度减持蔚来,到了第四季度,蔚来和特斯拉这两家张磊眼中的“钢铁侠”,一起被高瓴资本清仓。对于张磊的果断与干脆,刘强东领悟得更早。

当初刘强东想上马自建物流,遭到内外几乎一致反对,他找到张磊,希望融资7500万美元,但张磊说, “这个生意如果不砸钱是看不出来行不行的,要么不投,要投我们就投3亿美元!” 像不像这一幕——雷军提出要打一块钱的赌,董明珠说:赌一块钱有什么意思?要赌就赌10亿!

京东上市之前,张磊还送出神助攻,撮合了腾讯入股京东,京东获得了微信巨大而稳定的流量支持。那时候,刘强东视张磊为恩人,而张磊则拥有了一个经典的投资案例。2018年的明州事件,成为高瓴和京东关系的转折点。事件爆出来之前,高瓴资本虽然在减持京东的股票,却是属于获利回吐的正常操作,而且有卖有买基本保持稳定。事情被曝光后,张磊毫不犹豫开始清盘京东股票。数据显示,到2018年第二季度,高瓴资本从更高持有接近1.6亿股减持到2100万股京东股票,持股比例进降低至1.45%,已经退出了京东主要股东的行列。

而在减持京东股票的同时,张磊开始不断加仓购进阿里的股票,当年就投资过10亿美元不断重仓持有。到了2020年4月9日,最新的股票持有统计信息显示,高瓴资本依旧在不断加仓阿里,而京东还是继续减持24%。 赌桌上没有永远的赢家,张磊他知道什么时候该收起筹码,全身而退。 正是这一点把张磊和董明珠区分开来。

董明珠有进无退。 强硬既是董明珠的性格,也是她的人设。 至少在公开场合,没见铁娘子软过。从36岁在格力做业务经理开始,董明珠将格力从一个小工厂带到了年营收过2000亿的巨无霸,堪称当今更优秀的企业家之一。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让董明珠在格力逐渐养成了在说一不二的作风。而 作为国企经理人,产权不完备,随时可能被其他人摘桃子,使得董明珠不能卸下盔甲,露出空门。

问题是,任何人都不能保证永远打胜仗。董明珠也不能,打败仗没什么,但 董明珠因为不断胜利的说一不二,和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导致的更加说一不二,在格力内部排除了一切对冲力量,注定让她难以在最合适的时机,从本不足以影响大局的小败局中退出。 2015年因为与雷老板的打赌在前,董明珠宣布格力要做手机,“分分钟灭掉小米”。

不久后之一代格力手机面世,董明珠坚持把个人照片设成了系统内置的开机动画。在接受采访时她表示, 开机画面放她的照片是为了表达对消费者的尊重。 然而,现实狠狠教育了董 *** 。除了针对内部员工的强制购买之外,市场销售成绩没有突破三位数,格力手机变成了人人皆知的滑铁卢。董 *** 当然没死心,她认为做手机的失败只是一次偶然。没想到的是,偏执并坚持ALL IN投资银隆 汽车 ,导致了一次更大的败局。2016年1月在珠海人大的会上,董明珠认识了在河北开发过地产,现在又跑回珠海去搞新能源 汽车 的魏银仓。董明珠当时就拍板投资银隆 汽车 ,哪怕魏银仓当时并没有引资的需求。2016年8月18日,格力公布了130亿元收购银隆新能源***股权及相关定向增发的方案,在媒体会上,董明珠公开宣称“珠海银隆就是格力 汽车 ”。

然而,董明珠始料未及的是,在10月30日的股东会上,以往对他言听计从的股东们“反水”了。一家家电制造企业要以130亿的代价收购一家新能源 汽车 公司,后者拿掉国家补贴连年亏损,“核心技术”买自一家长期亏损、从纳斯达克退市的美国企业。这种事怎么看都不靠谱,股东们没有同意。董明珠发飙了。她不满“进场没有人鼓掌”,提高声调提醒投资者,“你看看上市公司有哪几个这样给你们分红的?我5年不给你们分红,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

被股东拒绝的董明珠并不甘心。

格力电器发布终止收购公告的当日,她高调宣称,个人携大连万达集团等四方与珠海银隆签署增资协议,共同增资30亿,获得珠海银隆22.388%的股份。其中,董明珠个人投资约10亿元。之后,董明珠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到处站台,打开银隆的市场扩张潜力,引进大客户以及渠道资源。另一方面,她也利用个人关系,为珠海银隆解决了资金问题。然而真相很快揭开,这个被董明珠推到马上就要上市地步的银隆 汽车 ,居然是个“银样蜡枪头”。本身技术就不过关,还借高利贷维持生计,拖欠供应商货款,逾期未支付的货款至少12亿元。董明珠动手更换银隆的管理层,结果引起激烈反弹。之后,就是双方持续很长时间的骂战以及法律纠纷。到目前为止,格力 汽车 还是一个图纸上的梦。

就像《兰德手册》里说的那样,每一位杰出领导者不断地挑战更大的难题,被视为一种美德。这是他们杰出之所在,可也常常是他们走向滑铁卢的开端。毕竟,这样的成功者非常固执,哪怕明知失败也不会去改变自己。

格力的问题很明显:缺一个能给董明珠提意见并且能让她听进去的人。以前朱江洪可以胜任这个角色,自从他退休之后,这个角色就一直缺位。 而张磊,现在被很多投资圈的大佬一致看好。

高瓴这一次从激烈角逐中胜出,成为各方都接受的格力电器大股东,博弈过程不得而知,不过,除了丰富的投资经验和雄厚的实力,张磊敢于伸手,在项目进行不下去的时候自己接盘调整,应该是一个难以忽略的因素。董明珠时代的格力堪称辉煌,然而她今年已经66岁, 离开董明珠的格力怎么发展?或者当董明珠已经不足以驱动格力时,怎么办? 这个问题被提上议程顺理成章,不去思考这个问题才不符合常理。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瓴的优势格外凸显:百丽陷入困境,作为投资方的高瓴干脆自己直接介入管理、用两年的时间实现数字化对传统企业改造,并将国际部分重新拆分上市。如果说格力存在董明珠之外的B计划,那么高瓴显然是这个B计划更佳执行者。

这就引出了另外一个有趣的问题:说一不二的团队领袖怎样和类似于护航者的角色相处?

当然,张磊也是一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从资本的角度上看,如果一帆风顺格力的盈利年年上涨,张磊躺着也能拿到分红,何乐而不为。为了安抚管理团队,张磊显得很大方。不仅承诺赠与董明珠等管理层、骨干员工近4%的格力电器股权激励,而且 高瓴保证董事会提名由格力电器管理层主导,格力电器将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的局面。

4月14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拟以不低于30亿元(含)不超过6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当前董明珠直接或间接持有格力9.64%的股权,若最终的回购比例按公司总股本的1.42%计算,董明珠在格力持股比例将达11.06%。

对于这次格力回购股票,自媒体阿尔法工厂评价道: 格力电器行动逻辑更像一家外资主导的美股公司。 格力用以回购股票的资金来源于中国银行180亿额度的超短期融资,考虑到当下的通胀率,格力借这笔钱几乎约等于负利率。除此之外,高瓴在对百丽改造过程中显示出强大的线上能力:通过大数据对货品安排,精益管理提升供应链能力,优化了整个供应链的通路,改变了百丽的负增长,大幅提升了盈利。而这对长于线下短于线上的格力来说,显然正是急需的力量。

因此,现在看来,高瓴入驻格力,尽管保持低调,但已经开始在财务和渠道方面发挥作用,成为驱动格力前进的生力军。可以肯定的是,张磊与董明珠之间,一定会发生很多的故事。

张磊的《价值》

首先感谢GRACE给咱们读书群介绍这本好书。张磊的大名我是早有所闻,早几年已经是投资界的大佬级人物。18年还看过他在***《遇见大咖》节目上的访谈。印象中他是个神秘低调的投资大佬。阅读他的首部投资力作,还是充满期待的。

《价值》这本书挺厚的,不过阅读起来并不费劲,毕竟自己也从事金融相关行业,也做股票投资和股权投资多年。书中张磊跟读者们分享他成长经历中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也分享他投资生涯的种种心得和经验。最重要是他把他的投资理念已经升华成为一种主义,一种信仰,叫做“长期主义”。这个就非常厉害了,极少人敢公开这样标榜自己。但如果我们看看他和他的高瓴资本在业界的地位也就不会特别惊讶。毕竟高瓴资本现今大概5000亿的基金管理规模的体量,在中国应该是三甲之内了。

“长期主义”的核心是与伟大格局观者同行,做时间的朋友。书中有几句话特别的经典,我跟大家分享一下:

“真正穿越周期的投资机构,往往做到了既看到眼下,时刻做好打算,又目光长远,不为一时一地而自乱阵脚。

我们不必做所有的事情,只需要做有意义的事情。

更好的分析 *** 未必是使用估值理论,资产定价模型,投资组合策略,而是坚持之一性原则,即追本溯源,这个“源”包括基本的公理,处世的哲学,人类的本性,万物的规律。

在奋斗的过程中,难以预料前路如何,选择与谁同行,比要去的远方更重要。”

坦白的说,个人觉得书中的这些关于投资,关于价值的论述和观点并不新颖,并不深刻。与股神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思想非常接近,只是改了个新名词叫“长期主义”。这个书读到中间,我在思考真实的张磊和高瓴资本是如此的完美吗?在网上查找了他们的一些过往。他们的确优秀,但并不完美。一些言行并不一致。一些理念并没有践行。张磊把自己包装的过于完美了。举两个例子。

之一个是高领投资蔚来汽车,去年蔚来濒临破产、股价跌至2美元时,高瓴都选择了大笔减持和清仓。现在蔚来的股价40多美金,至少涨了20多倍。还有买特斯拉的股票,在400美金的时候清仓,500美金的时候又买回来了,这个比较尴尬。

第二个张磊说高领资本正式开张是在六一儿童节,非常应景,他们除了像孩子一样无惧和快乐,几乎什么都没有。自我嘲讽说自己有点乌合之众的感觉。但是我们知道张磊创业前在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做了好几年,还跳槽去全球新兴市场投资基金。后面还担任了纽约证券交易所首任驻中国首席代表,辅导和帮助许多中国优秀企业在纽交所上市。可以说张磊自立门户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资金端和项目端都完美匹配好了。

另外高领资本一直以来投资的成功案例大多都是在项目后期进入的,并非从一开始就发现价值和创造价值。

总的来说,张磊过于自信了,过于标榜自己了。当然我也明白这个背景是这两年高瓴资本在大力募集资金,大力扩张版图。这是一本造神之做,把张磊推上神坛,定义自己的投资主义。

这让我想起了几天前新华社评价马云的话:没有所谓的马云时代,只有时代中的马云。这句话也适合张磊和他的高瓴资本。

就简单写到这里吧。期待跟读书群的伙伴们有更多的探讨交流。

“李斌背后的男人”走了,蔚来的春天还会来吗?

美国当地时间2月14日,高瓴资本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的文件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高瓴资本已不再持有蔚来汽车股份。高瓴资本这位蔚来的“结发投资者”,已经和蔚来正式分手。

高领资本的CEO张磊在2016年发表过一次演讲,题为《在中国寻找钢铁侠》。这次演讲讲了三个点:真正的跨行业、跨专业的自由的思考;创造真正的价值;人多的地方不能去。张磊的投资风格也一向如此,视巴菲特为偶像,青睐价值投资。所以张磊喜欢新锐的,那些朝气蓬勃有干劲儿的年轻人。

高瓴资本就是造车新势力的坚实拥护者,他们重仓的股票包括特斯拉和蔚来。2015年,高瓴资本领投蔚来1亿美元A轮融资,并在C轮及C+轮继续跟投蔚来。蔚来IPO时,高瓴持股比例达7.5%,是蔚来第三大股东。2019年1月30日,蔚来汽车宣布发行6.5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当时腾讯和高领资本分别认购3000万和1000万美元。

2019年二季度,蔚来股票价格一路下跌的时候,高瓴资本大力增持了蔚来汽车2061.85万股,持有总股票数比之前翻倍,达到了4193.83万股,并新进特斯拉66.83万股,对两家中美电动车企代表持股市值超2亿美元。

至此能看出来,张磊坚信李斌和马斯克分别是东西方两大钢铁侠。张磊的高瓴资本一直青睐于中概股,包括爱奇艺、阿里巴巴、京东和拼多多等都是高瓴资本的重仓股。

而后急转直下,第三季度高瓴资本对蔚来进行了大幅度减持。最终在第四季度高瓴资本进行了仓位的大调整,清仓了陌陌、苹果、特斯拉、蔚来等热门公司股票,转而加仓了生物医药、互联网视频公司。

但是高瓴资本清仓特斯拉和清仓蔚来汽车的意义完全不一样。

有些媒体评论说,美股对冲基金巨头桥水不仅没有减持蔚来,反而成为该基金在2019年四季度加仓幅度更大的个股。让桥水基金吃到了蔚来40%的涨幅。高瓴资本错过了蔚来最后一波涨幅。

这都是以投机者的角度来看高瓴资本清仓蔚来这件事的,高瓴资本对于蔚来,并不是一个投机行为。

不管高瓴资本在这波蔚来的投资收益如何,对于蔚来来讲这都不是一个好的信号。因为高瓴资本可以算是“看着蔚来长大的投资方”,是从发展和经营层面最了解蔚来的投资人之一,况且张磊还是巴菲特的信徒。

对于张磊来说,清仓蔚来汽车一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

而蔚来对此的回复似乎有些无情:这是投资人的自由。

从基本面上来看,目前蔚来更大的问题就是,在资本端很热,但是在消费者端的推进速度过于缓慢了。蔚来2019年第四季度交付数达8224台,环比增长71.4%,超Q3财报预期数字224台。2019年全年销售20565台,同比增长81%。

虽然在销量数字来看,更加廉价的ES6的推出,让蔚来的增幅喜人,但如果从总数量量看,奔驰E级2020年1月销售了总共20262台车,和蔚来一年的销量基本持平。

定位于豪华电动车品牌的蔚来距离成为一个成功的汽车厂商还有多远要走?这就是差距。

而且蔚来虽然标榜自己是一家国际化企业,但是在除中国市场以外的地方基本没有什么进展。对比于同年龄时期的特斯拉之间也有着非常大的差距,投资人也没有看出来蔚来有任何在其他市场进展的动向。

现在蔚来基本上已经成为了一家上海本土公司,in China,for China。和所有中国造车新势力一样,心惊胆战的等着中国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变化。可以说蔚来全球化愿景和现在的实地境遇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更为有意思的是,建立之初就立足于国际化的蔚来,现在反而逐渐萎缩回中国本土市场。长城吉利这种不太“洋气”的本土企业家开始逐渐在世界市场上各种进军,崭露头角。所以到底是“中美合拍西游记”是汽车产业走出去的道路,还是“李子柒式”的强文化输出更加靠谱呢?

现在再来看张磊心目中钢铁侠的三个标准,蔚来似乎已经被排除在外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 冯扬 评论文章:
    在黑平台被黑我们要第一时间进行维权,包括报警,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也是非常靠...
  • 杜滨锋 评论文章:
    遇到黑网被黑账户流水不足不给出款要怎么解决,网上需要注意的问题非常是多的,如...
  • 韩博 评论文章:
    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的基本条件网上被黑的平台必须是能登入的,如果是平台跑腿了...
  • 郭嘉庆 评论文章:
    不能出金有什么办法,对于这种情况,很多时候肯定是发下被黑了,那么被黑有几种情...
  • 郭沛余 评论文章:
    在网堵遇上这些理由,就是你被黑了,第一时间不要去找网站理论,网站既然想嘿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