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指数更高的股票,特斯拉股价大涨7%再创新高,对此你怎么看?

2023-02-23 13:00:23 证券 tuiaxc

特斯拉CEO身价一夜暴增近500亿,其股票大涨的原因是什么?

今年由于新冠病毒的影响,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受到了重挫。在这样的情况下,资本市场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尤其是美国资本市场,受新冠病毒的影响更大。在当地时间11月18日的时候。美国的三大指数,由于受到“纽约市准备关闭学校”的负面影响在尾盘更是出现跳水。

不过就是在这样的情况,由于特斯拉股票受到就会在12月21日正式被纳入标普500指数消息的影响,特斯拉股票的涨幅达到了10.20%。由于特斯拉股票的大福上涨,特斯拉CEO马斯克的财富一夜暴涨了76亿美元(大概合500亿人民币)。

一、特斯拉股票的疯狂

由于美国资本市场没有可以使投资者关注的热点,所以特斯拉股票进入标普500指数的消息,特斯拉的股票受到了很多投资者的关注。从而导致特斯拉股票在11月17日和11月18日,都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

在特斯拉股票连续利好的情况下,马斯克的身价得到了大福的增加。当然,在特斯拉股票上涨的同时,马斯克旗下Space X商用航天器,再一次完成了载人发射。现在的马斯克可谓是风光无限。

二、马斯克的财富进入了世界前三

特斯拉CEO马斯克的身价,由于连续不断的利好消息,上涨76亿美元以后,达到了1100亿美元。这样直接导致马斯克的身价超越了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来到了世界第三的位置。

但是,马斯克自己的身价虽然实现了暴涨,但是他却也被确诊了新冠病毒。不知道,现在的马斯克是不是还有心思,使自己沉浸在一夜暴富的喜悦中。不过,作为世界新进的世界第三富豪,马斯克当然不会为治疗新冠病毒的支出而发愁。

各位,对于特斯拉CEO马斯克的遭遇,您有什么不同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特斯拉股价大涨7%再创新高,对此你怎么看?

特斯拉股价大涨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标准普尔指数决定把特斯拉纳入标准普尔300的数据当中,这一决定也就是间接性的肯定了,特斯拉在股票市场中的重要位置也从侧面的印证了,特斯拉确实是属于蓝筹股,而且在未来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当中,特斯拉的公司将会有很大的进步要知道,特斯拉作为电动车的龙头企业在上市之初也是受到很多质疑的,但经过这两年特斯拉,无论是在业绩上,口碑上,还是在所公布的数据上都成为了,让人们能够去认真对待的一家公司。

还有一点我们必须要重视,特斯拉公司在我国已经有了全面国产的打算,并且这一打算正在逐步的实施,虽说特斯拉在我国进入市场之后确实,在价格方面让消费者感到了自己被割了几次韭菜,但是也正是因为特斯拉的定价越来越亲民的缘故,这也就注定了特斯拉在未来的业绩当中能够始终占据着一个主导的地位。

在国外市场上得到了标准普尔的背书,在国内市场上又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并且在整体的金融市场当中,并且让投资者看到了,这只大蓝筹股大有作为基于以上的几点原因,也就造成了其大涨的主要原因,特斯拉确实创下了近年来的新高,但是我认为现在的阶段,这支股票的股价还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开始而已,要知道今年的特殊时期,特斯拉依然逆势上扬。

另外,除了美股,原油市场也遭到重挫。纽约商品交易所交割的西德州中质原油(WTI)期货价格下跌3.01美元,跌幅7.6%,收于每桶36.76美元,创近三个月以来的更低收盘价。伦敦洲际交易所作为全球原油价格基准,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23美元,跌幅达5.3%,收于每桶39.78美元,创近一个月以来的更低价格。

此外,近期软银也承受了较大压力。日本股市中的软银股价下挫7%,分析认为,如果软银要减少这些看涨赌注的损失,美股科技板块就可能会失去部分动力。

特斯拉股票超过1000美元,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为啥在斗嘴……

本文写在疫情肆虐全球之时,2020年的经济走向,相信很多人的沮丧跟我差不多。世界性的疫情让"停摆"成了热词,"大衰退"几乎已成定论。然而,2020年6月10日,一则重磅消息震动了汽车圈儿,特斯拉的股票单价冲破了1000美元大关,其也超过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更高的车企,尽管后来股价有所回落,丰田也就此事件颇有微词,但无容置疑,特斯拉作为未来的代表,成为全球投资者的信心所在。

作为一家新创不到二十年的车企,特斯拉上市十年,更高股价较最初的发行价17美元已经上涨了60倍,市值也一路超过福特、通用、宝马、戴姆勒、大众等传统车企,现在又无限逼近市值更高的车企丰田。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标准普尔500指数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分别下跌了4.6%和11%,特斯拉股价却累计上涨了121%。这,应该就是"新能源=未来"的力量吧。

然而正当这个消息轰炸互联网的时候,中国的两家新能源相关企业——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却在关于"电池针刺实验"展开口水战,要知道它们可是国内动力电池的TOP2企业,而"口水战"因何而起,我们又应该如何去理解呢?今天来简单扒一扒……

"口水战"突发,背后角力的重点在哪里?

事件的起因是,"3月29日,'刀片电池'发布会上,比亚迪展示了一段不同动力电池的针刺测试对照视频,包含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块状电池与刀片电池的对比针刺试验,结果刀片电池取得"完胜"。视频显示,在针刺测试中,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在安全性方面甩出三元电池n条长安街。很明显,这个视频被指针对国内三元锂电池巨头——宁德时代。

5月11日,宁德时代2019年业绩说明会上,董事长曾毓群回应提问时表示,公司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都有通过针刺测试,在电芯级别、模组级别、系统级别都有领先的安全特性,这显然是在回应一个多月以前比亚迪发布会上的"针刺实验",业界也就此闻到了火药味,而比亚迪方面的回应则是,高层在朋友圈发出的战书:不服来扎!

5月21日,微博认证汽车博主的"小鱼锂电",用购买来的宁德时代8系和5系的三元锂电池,按照G ***  31485-2015的行业标准做了针刺实验,均出现了剧烈的自燃现象。而且这位博主产生质疑,当钢针刺入电池之后,电池的鼓包和剧烈燃烧,视频显示,电池出现鼓胀并伴随剧烈燃烧。瞬间,网上舆论一片哗然。

5月22日-25日,坐不住的宁德时代,连续三天发布微博,从电池包外壳的安全性、三元电芯针刺安全测试,以及动力电池标准,回应了外界对三元电池安全性的质疑。

该视频中,宁德时代用三元电池包做穿刺,结果测试中钢针折断。宁德时代表示,针刺试验只是模拟电池失效并自然的测试之一,况且实际使用中,真正遇到针刺情况的几率极小。做好电池包整体防护,对于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更为重要。相比铁锂电池,三元确实更易燃,但公司有成体系的安全解决方案,可以弥补这一"先天劣势"。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站出来替宁德时代说话,比如这位叫@David工科男的博主。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常用电池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国内主打上述两种电池的分别是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关于"针刺测试",宁德时代方面认为,技术上电池包层面有更优化的安全解决方案,单体电池针刺测试的实际需求不复存在。比亚迪方面则认为单体针刺实验不能避免热失控,成组或整包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那么,什么是针刺实验呢?

电池安全事故多是因为发生了热失控,而热失控有很多诱发因素,"针刺实验"就是来模拟这些热失控诱因的一种 *** ,是非常有效也非常严酷的一种热失控测试 *** 。如上图,"针刺测试"是将充满电的电池放在一个平面上,用钢针沿径向将电池刺穿。要求测试电池不起火、不爆炸,,是通过测试让电池内部短路,观察电池热失控程度,也是验证汽车电池安全的一项比较严苛的测试方式。比亚迪在发布会上的实验视频,就是要说明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磷酸铁锂的刀片电池在安全性要大幅度超过三元锂电池,于是也就伤及了三元锂电池的生产冠军宁德时代。

然而,必须看到的是,在最近一次的国标修订中,"针刺实验"仅被作为推荐标准,而不是强制标准。2020年5月12日,国家发布GB3038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删除了电池单体针刺测试,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新的要求提出电池包或系统在由于单个电池热失控引起热扩散、进而导致乘员舱发生危险之前5分钟,应提供一个热时间报警信号。

新标准也对热扩散试验给出了两种触发热失控的推荐 *** ,就电池包或系统中的电池单体,一个是加热触发热失控,另一个就是针刺触发热失控。制造商可以任选其一,也可自行选择其他 *** 来触发热失控。这意味着针刺触发实验,仅仅作为一个推荐测试标准来验证电池热失控情况。

比亚迪为啥要以"针刺"方式挑起骂战?

所谓"国标删除了针刺实验",事实上是对三元锂电池的友好举动,因为这种材料活性高,通过针刺测试的难度较大,达到分解温度后还会释放氧气,进而会加速高温作用下的连锁热失控。穿刺实验标准对三元锂电池芯来讲,过于苛刻了,而据称在实际使用中很难出现电芯穿刺的情况,因此国标取消了这项测试。

我觉得应该是多方企业政策游说的结果,不必要纠结是不是宁德时代推动了这样的结果,毕竟比亚迪也做三元锂电池。

回归到针刺实验本身,很明显,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就此发生的"口水战",其实就是技术流派之争。在不少分析人士眼中,磷酸铁锂电池(暗指比亚迪刀片电池)更容易通过针刺不是因为技术先进,而是因为材料本身热稳定性好,但对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电池而言,针刺是个挑战,可以说任何一家企业用三元锂的单体电芯做穿刺实验都会起火,但这个挑战并非过不了,比如通过一个安全性更高的电池PACK框架来保护,宁德时代就是通过坚固的电动包框架来保护电芯,而比亚迪选择使用更加稳定的电池材料来保障整个电池组安全性。

还是回到事件的起点——那场"针刺电池"的发布会,比亚迪为何要做这样一个实验?我觉得最核心的目的就是要"强推"刀片电池,进而重新找回几年前自己因为磷酸铁锂而在车用动力电池领域的霸主地位。

因为三元锂电池尽管确实是宁德时代的天下,但也不是说比亚迪就不产了,目前市面上的BYD纯电动车都是装的三元锂电池,何况现场试验还有一块传统的磷酸铁锂电池。为什么是"强推"呢?比亚迪这是要以"挥刀自宫"的方式彻底和过去说拜拜的节奏!

既然在发布会这样的场合做实验,比亚迪就是想用真实视频的方式来公众印证刀片电池的安全性如何超群。发布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强调了路线之争,并称要"改变行业对三元电池的依赖,将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回归正道"。 从测试结果看,铁电池获胜:三元锂电池,剧烈燃烧,表面温度超过500℃,电池表面的鸡蛋被炸飞;比亚迪刀片电池无明火、无烟、表面温度30-60℃,鸡蛋无变化。

刀片电池,牛在哪里?

不可否认,比亚迪强推刀片电池,目的就是要重构国内动力电池格局。那么,刀片电池究竟牛在哪里,让比亚迪"膨胀"到了这个地步?

首先是价格便宜,能够有效降低动力电池的装机成本。此前,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副总经理从表示,刀片电池的成本至少将低于600元/kWh,而之前其"宿敌"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包,成本接近100美元/kWh(约合人民币708.5元/kWh),假设比亚迪将50%的动力电池换为刀片电池,将节省12.8亿元成本。不仅如此,刀片电池在续航方面也可比肩三元锂电池,按照规划,搭载刀片电池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有望达到800km。

而能够得到如此漂亮的结果,刀片电池选择是让空间效率提升到极致的路线。刀片电池之所以得名,其用96厘米、宽9厘米、高1.35厘米的单体,通过阵列的方式排布在一起,就像"刀片"一样插入到电池包里面,成组时跳过模组和梁,减少了冗余零部件,形成类似蜂窝铝板的结构,这便是比亚迪的独门秘籍——刀片电池。

为什么我们会把电池做到1米?这是为了解决磷酸铁锂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低的问题,要把电池内部空间利用到极致,过程需要不断增加电池单体的长宽比,并同步解决由此产生的消耗、电路密度及快充问题。相比上一代动力电池,刀片电池的零件数量从1236件减少至756件,不仅体积能量密度有所增长,利用率也由原先的40%增长至60%。

显然,刀片电池减少了三元锂电池因电池安全和强度不够而增加的结构件,从而减少车辆的重量。因此,刀片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虽然没有三元锂电池高,其续航能力却可与主流三元锂电池媲美,也就达到了以更安全的电池材料、更低的成本达到与三元锂电池同等的续航结果,这便是比亚迪关于"刀片电池"的自信所在。

了解到这一步,相比已经打鸡血般推广"刀片电池",打算依靠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打一场翻身仗的比亚迪,笔者内心还是有些小失望的,首先这个电池结构,当然有其科技创新之处,比如提升体积能量密度等等,但归根到底还是在电池包成组效率上做文章,而非颠覆性的提升电池单体的能量效率,所以它的技术壁垒性和对于行业的颠覆性,远没有达到"鸡血"的程度。

所以,论战还没结束……

对于新鲜事物,大家往往一开始的思路总是以批判或者质疑为主的,所以"刀片电池"惹来的新话题还在层出不穷,相比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能量密度不高、低温性能差等问题不断被提及,而加入第二轮论战的是理想汽车的老板李想,他在微博上质疑刀片电池的低温性能和重量,比亚迪的高层也一一做了回应。所以,这款电池究竟表现如何,还要等到实际装车之后再看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 冯扬 评论文章:
    在黑平台被黑我们要第一时间进行维权,包括报警,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也是非常靠...
  • 杜滨锋 评论文章:
    遇到黑网被黑账户流水不足不给出款要怎么解决,网上需要注意的问题非常是多的,如...
  • 韩博 评论文章:
    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的基本条件网上被黑的平台必须是能登入的,如果是平台跑腿了...
  • 郭嘉庆 评论文章:
    不能出金有什么办法,对于这种情况,很多时候肯定是发下被黑了,那么被黑有几种情...
  • 郭沛余 评论文章:
    在网堵遇上这些理由,就是你被黑了,第一时间不要去找网站理论,网站既然想嘿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