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农村信用社是什么性质的单位,员工待遇如何计算,以及农村信用社是什么性质的单位,员工待遇如何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农村信用社,又叫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目前农村信用社在我国属于企业,而且属于股份合作制的企业。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股份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要改制为股份制的农村商业银行。即使是不具备改制为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的农村信用社,也要逐步改制为股份制的农村信用社。
要深入了解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和待遇问题,就要从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变迁及其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说起
01 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变迁
农村信用社属于农村合作金融的范畴,在我国最早可以上溯到20世纪20年代。1923年6月,“中国华泽义赈救灾总会”在河北省香河县成立第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1927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湖北省黄冈县建立第一个农民协会信用合作社。建国后,信用合作社、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作为三大合作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基本上每个乡镇都至少有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
之后,农村信用社先后经历了人民公社、生产大队、贫下中农管理。到1974年起,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1979年起,由中国农业银行代管。1996年起,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由农村信用社的县联社负责业务管理,人民银行负责金融监管相。2001年,国内首家农村商业银行江苏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成立,开农村信用社改制为股份制企业的先河。2003年,国务院开启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明确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的基本方向。同时,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于2003年成立,负责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
2005年前后,全国各省均成立了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作为省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对全辖的农村信用社实施行业管理,之后农村信用社在各地快速发展。
2010年,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在香港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农村商业银行。2016年,江阴农村商业银行登录A股上市,成为A股中农村商业银行第一股。
02 农村信用社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主力军”,这句话是对农村信用社在我国金融体系中重要地位的*表述。这不,在学习强国这样的平台上都有这样的题目。
关于农村信用社的重要地位,在国家层面的重要政策和会议中一直都有所体现。2003年,国务院开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持续给予政策支持。
中央一号文件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提出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等要求。在2018年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文件中,都提及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问题。并且,中央也一直强调要农村信用社的总体县域法人数量总体保持不变,提升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能力。
03 农村信用社在县域地区的金融中处于市场领导地位
所谓县域地区,就是个各地级市除了主城区以外的地方都属于县域地区,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农村地区。2003年以来,为了化解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人民银行对全国的农村信用社注入真金白银,各地方政府则通过捐赠资产、现金注入等方式支持农村信用社,这为农村信用社迎来一轮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对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的业务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由于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相对封闭,反而躲过了美国的这次次贷危机带来的金融风暴,真正迎来了农村信用社的黄金发展十年。
在大部分县域地区,甚至在广州、佛山、东莞、中山等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目前大部分地方均已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都占据了当地银行业市场的主导地位,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第一,有些地方的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市场占有率基本达到50%左右。
04 农村信用社的薪酬待遇决定机制
说到待遇问题,既与这个企业的市场地位有关系,又与这个企业的薪酬决定机制有非常大的关系。就银行业来说,四大行的薪酬框架机制和薪酬总额由北京总行决定,各分行和支行调整的空间非常小。各县的农村信用社不仅在业务上处于当地市场的主导地位,而且各自属于独立法人,对自身的年度薪酬总额有非常大的决定权,这就必然会导致同一县域地区的银行机构相比,农村信用社的平均薪酬待遇会相比其他银行机构的要稍好。这里说的只是平均薪酬待遇,具体到每个人的待遇,则与自己完成业绩的情况有非常大的关系了。当然,个地方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之间薪酬待遇也存在较大的差距,毕竟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还是比较大。
农村信用社现在都改制成为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了地方性银行中*代表性的一家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属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重点还是开拓农村金融市场和服务的,至于工作的性质大多数属于企业性质,对于员工的收入问题,因地而异,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定,有可能在同一个信用社中,来自不同网点的员工收入都不一样。
农村信用社属于双重监管单位
农村信用社是独立的法人机构单位,一般都是以区县为单位组成一个农村商业银行,也有以地市为单位组成的农商行法人单位,比如北京农商行、重庆农商行。监管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机构的单位上一级为地市级的农村信用联社办事处,监管管辖本市的所有信用社法人机构,同时每一个信用社又受到当地中国银保监会派出机构的对口监管;再上一级就是省农信联社和省银保监局的农二处,负责管辖本省农村信用社经营活动。实际上专门监管农村信用社的部门就是省联社和市级办事处,这两个单位不对外营业办理任何业务,就是负责监管辖内农村信用社的一切经营事物。
单位性质为企业
除去农信省联社和市办事处,其它的农村商业银行均为法人机构,也是企业法人,每一个农村商业银行在各地的地域内,需要经营金融业务,提供金融服务,把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为单位不断盈利增效。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针对主战场在农村地区的特点,开展的还是以普通的定期存款、助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为主,适当开展了一些理财业务和大额存单,总体来说,业务品种单一,没有多么复杂的业务,考虑到农村地区客户接受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并不像大银行一样推出的产品层出不穷,应接不暇,但是农村地区广阔的市场同样可以给农村商业银行带来一片蔚蓝的天空。
员工待遇不同但总体超四大行
员工工作根据所处的银行不同、网点不同、岗位不同,劳动报酬也不一样。省联社和市办事处的员工,同样也是称为信用社的员工,但是收入不会太高,一般参照当地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工资标准,这类员工收入比较稳定,没有过多的绩效入账,也不会出现什么风险;地方农商行的员工就要根据绩效把差距拉开了,有的网点存款多,业绩高,再加上员工本人业绩好,业务量大,就有可能发高新,同样干信贷有的客户经理放了几十个亿的贷款,收息提成肯定多,有的客户经理一笔贷款没放,就没办业务,没有绩效,指望基本工资,也就2000块钱顶了天,温饱都是问题!银行现在都是看完成任务的情况发工资了,拼的是人情、能力为主的综合业绩。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四大行的员工月薪不过3000元,农村商业银行员工平均月收入在四五千左右吧。
农村信用社,属于中国特色的集体经济(企业)性质。从建国初期至今,其经营范围:都是金融信贷服务。
主要服务于三农(农村、农业、农民)和城乡居民。在乡镇“口岸”方面,具有较好的“自然”与“地理”优势;
在服务质量与信用方面,一直保持有良好的传统美德。深受农民、客户、群众的好评…。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济效益,优于同年“出生”的供销合作社。而信用社的优势,在于金融政策与制度保障,其次是较好的金融管理与服务。
信用社在人员及其素质方面,有少而精的特点。相对于同年同地“出生”的供销社,在经济效益、经营服务等方面也有较好的基础。
信用社员工的待遇,是供销社员工的数倍以上。譬如:供销社职工的月工资收入,约在500元人民币时,信用社员工的年薪收入,约为3~4万元不等;
部分信用社交纳的退休人员养老保险费,是供销社员工的3倍左右。
即:供销社职工购买的社保标准,*为0.6~*1.0左右;信用社职工购买的社保*标准,约在1.0~3.0之间。
据此说明,各自的经济效益与承受能力不同,信用社职工的待遇,在相比之下,可以说是很好的。
{分享}
一.
1955年农村信用社成立,由人民银行领导管理。1964年人民银行和农行两行分家,信用社又转给农业银行管理。不知不觉,从我参加农村信用社工作那一天算起,已整整过去了六十五个年头。很荣幸成为解放后农村信用社成立的第一任会计。到信用社工作以后,每天就走村串寨,动员农民入股成为信用社股东,优先享受信用社贷款权利。所以我可以毫不含糊地说,农村信用合作社是股份合作制的地方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社经过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50年代信用社成立时,农村经济还是起步阶段,信用社资金很薄弱,贷给农民的贷款,一般每户只贷三元,很少有贷到到五元的。因为一把镰刀就一元钱,一把薅刀就二元钱。1958年经历了大跃进,信用社的账上基本上都是空买空卖,不得实际收入。紧接着是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那时候的信用社就靠人民银行贷款扶持。好容易熬到改革开放,农村信用社才开始有了转机。区一级的农业银行机构撤销,所有业务交由信用社负责经营。紧接着好政策又下来了,2003年,国务院开启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并给予了政策支持,农村信用社可以到城镇设立营业网点,从此,信用社如鱼得水,出现了一片生机。各省成立了省信用联社,对信用社实行了领导。信用社就“双管”齐下,两脚牢牢站稳农村阵地,两手紧紧抓住城镇领地。虽然信用社在城镇建网点时间靠后,但他们见缝插针,一时间,信用社在城镇的服务网点就普遍建立。农村信用社在很短时间,业务发展一年一个样。据我市一个县联社统计,1996年和农业银行脱钩的时候,存贷款规模只有几百万元,现在已经发展到几十个亿,是当初的1000多倍。现在农村信用社机构在乡村和城镇得到了全面普及。
伟大*毛主席在几十年前就曾经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有人对带有农字的信用社很瞧不起,其实他们搞错了。农村信用社和其他金融机构一样,是国务院亲自关照的,是人民银行认可的,是由银监会监管的正规农村金融机构。我可以冒昧的说:就“根基”来比较,农村信用社比四大国有银行都有优势。国有银行每家在城里都只有“巴掌”大的地盘,怎能和农村信用社辽阔的农村地域相比
二.
信用社员工的待遇,也是经历了长期的不断变化。记得1956年我刚参加信用社工作时,每个月领到的工资是十元钱,乡政府还要收取四元作为一个月的生活费,个人能安排使用的每月只有六元钱。尽管如此,还是过得很快活。因为那时的物价普遍很低,*档的香烟只要八分钱一包,一分钱可买六个核桃。两年后工资待遇又提高了四元,会计每月14元,主任每月17元。后来我就调人民银行了,再没有享受到后来的工资待遇。2000年以后,信用社员工的工资待遇不断的翻番,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信用社一瞬间成了各单位员工向往的地方,就连四大国有银行的员工也纷纷要求到信用社工作。最后还是接收了一部分国有银行的员工到信用社工作,他们有的成为了业务骨干,有的还当上了领导。有说信用社员工一个月可以拿一万元以上工资,而且还有一笔可观的奖金。倒底每月拿多少钱,有多少奖金,没有作过调查,也不可能去调查,因为那是他们辛苦换来的成果。
01已无农村信用社
2003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推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截至目前,已全部改组成为**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改革后,取消资格制,变为股份制,由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入股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机构。目前,每个县基本都有一个自己的农村商业银行。
02农商行的性质是什么
农商行没有像四大行一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统一法人制,在以前的信用社基础上改革而成,有县级、市级、省级的法人代表。该行定位服务“三农”,但内涵和外延都比以前较大变化,可经营业务范围较广。
农商行从本质来说,也是企业,也得以利益*化为目标。但由于改革较晚,市场化程度不高;与当地政府有千丝万缕关系,脱钩不彻底;内部管理不是很规范。我曾听说以前的一个故事:某信用社主任,在吃饭的时候拿出公章,写了“同意给**人贷款1000万元”,一盖章,1000万元就算发放完毕。现在来看,不可思议。但农商行普遍员工的风险控制意识不强是大家共同认为的观点。希望现在不要再有这样的事,形成不良会让大家伤不起。
03员工待遇很不错
自信用社时代,农商行的员工待遇都不错,主要是领导敢发,比四大银行要高许多。记得多年前,参加工作时,我月薪800元,信用社的朋友们就已经能拿到1400多元的月薪。那时候,很羡慕。
谢谢你的浏览和关注
今天关于《农村信用社是什么性质的单位,员工待遇如何》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咨询记录·解于2021-11-14茅台193...
五大四小发电集团名单文章列表:1、2020年五大四小发电集团装机容...
国内油价近二十年历史*价是3.06元一升。*的时候,发生在201...
长江铝锭今日价格后面的涨跌是什么意思?是对长江铝锭的一个...
中信国安(000839)中天科技(600522)新海宜(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