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水门事件,以及导致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究竟触怒了美国人的哪根神经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1972年的美国大选,尼克松在全国50个州赢下49个,他的得票率为96.84%,如此巨大的优势让尼克松踌躇满志,他期盼自己可以成为二战后最伟大的总统,以他的能力他是非常有希望实现这个目标的,能获得如此高的支持率说明美国民众对他的认可。可惜,尼克松的美梦在1974年8月彻底破灭,他因为“水门事件”被迫辞职。“水门事件”最初看起来微不足道,最后为何终结了尼克松的总统生涯
一、水门事件的经过
水门大厦位于首美国首都华盛顿,它是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总部。
1972年6月17日晚上,已经过了下班时间,一位勤快的工作人员最后一个离开了水门大厦,他偶然瞥到一间办公室里有几束手电筒的光在晃动,于是他向大厦的警卫人员报告情况。英勇的警卫人员将五名夜闯水门大厦的不速之客抓获。经审讯,其中一名叫麦克德的带头大哥居然是尼克松总统竞选班子的安全顾问!
据麦克德交代,他是奉尼克松总统竞选班子的命令,来水门大厦安装窃听器,窃听民主党的竞选策略。这就是后来引发一系列蝴蝶效应的“水门事件”。
二、尼克松的应对
“水门事件”最初显得微不足道,因为如今已经证实,水门窃听并非尼克松安排的,完全是竞选班子一帮愚蠢的投机分子,为了邀功请赏而做出的决定(水门窃听案的几名作案人员,作案手法笨拙,而且被发现后居然被轻易抓获,精明的尼克松是不可能安排这么几个傻子去做这种傻事的)。
因此当尼克松得知水门事件时,他以为这是有人开玩笑。当尼克松弄清楚麦克德确实卷入水门事件后,他紧张了。
水门事件和尼克松关系不大,他顶多就是管教下属不严,按理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这事在平时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因为1972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在大选的关键时刻,如果让竞争对手民主党抓住此事大做文章,将对尼克松连任总统非常不利。
因此尼克松决定掩盖此事,他召集幕僚:“不是有三个古巴人吗,就把水门事件解释成古巴人为了自己的民族利益而进行的窃听活动。”
随后尼克松在新闻发布会上面不改色地解释到:“白宫班子和本届政府中,没有一个现在受雇用的人卷入这一荒唐事件。”
尼克松的应对措施体现了他高超的政治谋略,美国人民相信他的解释,认为“水门事件”不过是民主党在栽赃陷害。
最终在1972年11月的美国大选中,美国人民用选票表达了对尼克松的认可,尼克松以巨大优势击败民主党候选人,成功连任总统。
如果不是一群正义的人在此时挺身而出,以及一群不讲义气的猪队友连累,尼克松几乎完美地将“水门事件”掩盖住。
三、一群正义的人和没义气的猪队友,引发蝴蝶效应
两个初出茅庐的
“水门事件”发生后,《华盛顿邮报》第二天就对此做了报道,但是当时并未引起关注,负责报道的两名
但是恰恰是这样无心插柳的安排,引发一连串的蝴蝶效应,最终将总统扳倒。
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在案发后被报社派往法院,旁听法官对水门嫌疑犯的预审。当两名
于是,这两名
他们先后披露,水门事件的嫌疑犯身上有白宫助理亨特的联系方式;他们还发现水门嫌疑犯的银行账户收到的钱来自竞选捐款。
正是在两位
一位关键的线人
《华盛顿邮报》的两位
“深喉”的身份在2005年时得到了证实,他就是时任美国联邦调查局副局长的费尔特。
费尔特勇于揭露水门事件的目的并不伟大:费尔特是因为尼克松没有提拔自己为正局长而怀恨在心。水门事件给了费尔特报复尼克松的千载良机。
费尔特的加入,让原本看是微不足道的水门事件发生重大转折,由于费尔特掌握了大量核心内幕消息,这些消息非常有杀伤力,最终推动了对水门事件展开深入调查。
一群没有义气的猪队友
1973年,国会开始对水门事件进行调查。
事情进行到这里,已经对尼克松非常不利,但是也还没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只要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五位夜闯水门大厦的下属,尼克松就可以保全自己。
最初这五名嫌犯摆出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他们把所有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拒绝交待幕后指使。
主审的西瑞卡法官决定采用心理战术,策反嫌犯,他恐吓五位嫌犯,将被判刑20年。
最终“革命意志”不坚定的麦克德变节了,当时他已经50多岁,他没想到这事闹得这么严重,如果要坐牢20年,就算拿到再多钱,自己是否能活着出来享受
于是麦克德招供了,他向法官坦白了一切,水门事件的大火烧向白宫。
尼克松慌了手脚,他决定动用最后一个替罪羊——白宫法律顾问迪安。
迪安和水门五壮士一样,一开始他拍着胸脯 应做替罪羊。但是到了法院后,当迪安得知自己可能被判刑40年时,他和麦克德一样变节了。
迪安的叛变带来巨大的杀伤力,因为之前对于白宫的指控,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法院没有掌握实质证据。但是迪安却提供了一条对尼克松非常致命的信息:尼克松在白宫办公室安装了录音,他和幕僚关于水门事件的谈话有录音带为证!
迪安
当然尼克松在办公室安装录音并不是为了窃听,他是为了日后撰写回忆录时可以掌握丰富的一手资料。尼克松这个要命的决定,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三个执着的司法人员
收到迪安如此劲爆的爆料后,司法人员开始采取行动。1973年7月23日,负责调查水门事件的特别检察官考克斯发出传票,要求尼克松交出录音带。
尼克松以总统特权一口回绝。但是考克斯却不依不饶,坚持要尼克松交出录音带。
1973年10月20日(星期六),恼羞成怒的尼克松找到司法部长理查森,要他解雇不识时务的考克斯。
谁知理查森和考克斯一样“不识时务”,他拒绝尼克松的要求,并请求辞职。
气急败坏的尼克松立刻满足了理查森的要求,他找到副部长洛克肖斯,要求解雇考克斯。结果洛克肖斯也十分硬气,他拒绝了尼克松。
尼克松只好找到司法部第三把手博克,要求他解雇考克斯,博克同意了。于是,在当天,理查森、洛克肖斯和考克斯三位司法部的高官同时被尼克松炒鱿鱼。
消息传出后,当地的媒体惊呼这是“星期六之夜大屠杀”,美国要出现希特勒这样的独裁者。
消息传出后,美国民众爆炸了,他们纷纷走上街头抗议,并且发了300万的电报、电话和信件到白宫,抗议“帝王总统”,要求弹劾尼克松。
四、山穷水尽的尼克松被迫辞职
1973年11月1日,尼克松任命贾沃斯基为特别检察官,接替考克斯。
贾沃斯基保持了美国司法人员捍卫法律的精神,他也要求尼克松交出录音带。
尼克松在巨大的压力下,被迫交出录音带。即使到这时,尼克松也没有彻底失去希望,只要他把录音带里涉及水门事件的证据抹掉后再交出去,美国人也拿他没办法。
尼克松也确实这么做了,他安排助手处理了这些录音带后才交出去。但是尼克松却再次被猪一样的队友坑了。
贾沃斯基发现一盘重要的录音带,里面清楚记录了水门事件第六天,尼克松指示助手阻挠调查水门事件!这么重要的内容,尼克松的助手居然没有处理就上交了。
自此,尼克松众叛亲离,他失去所有人的支持,连国会的共和党议员都建议尼克松辞职。1974年7月,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最终投票通过了三项弹劾尼克松的罪名:妨碍司法、滥用权力、蔑视国会。
接下来,弹劾案将被提交国会投票表决,此时的尼克松已经彻底绝望,他知道国会肯定通过弹劾。被逼到绝境的尼克松,只好抢在国会表决前辞职。1974年8月8日,尼克松宣布辞职,黯然下台。
五、尼克松动了美国人的哪根神经
纵观整个事件,尼克松其实挺冤的,他最初对事件毫不知情。但是之后尼克松的处理方式激怒了美国民众。
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美国宪法对立法、司法和行政的分工和相互制约做了规定。
而尼克松在水门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将行政权凌驾于司法权之上,他滥用职权,试图掩盖真相。当真相快要掩盖不住时,尼克松图穷匕首见,一口气将三位司法人员炒鱿鱼。尼克松的这种做法违背了美国宪法三权分立的精神,使他彻底失去所有人的支持。
水门事件是美国历史上*的政治丑闻,此事件使得此前颇有一番作为的尼克松成为“被贬黜的前总统”。水门事件发生后,总统及白宫幕僚的权力受到削弱,媒体及民众在对美国所谓的民主制度感到失望的同时,也彻底改变了对政治人物的看法,带“门”(gate)字的英文词尾,甚至从此成为政治丑闻的代名词。
在华盛顿特区波托马克河畔有一座豪华的大厦,设计师在大厦正门入口处建了一座逼真的人工瀑布,因此这里便有了“水门”的美誉。但真正让水门大厦名声大噪的却是发生在1972年6月17日晚的一次逮捕行动。
(水门大厦)
当晚,受雇于共和党尼克松竞选委员会的四名古巴人和一名前中央情报局成员麦德科,非法潜入设立在水门大厦的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竞选材料,当场被抓。调查开始的前几个月,麦德科等人一直否认有其他人参与此事,安装窃听器纯属他们的个人行为。尼克松本人也未受此事件影响,反而以压倒性优势再次当选美国总统。
(美国总统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
1973年3月23日,法庭宣读了麦德科写给法官的信件,来信声称美国政府为掩盖与此事的关系,曾要求他们认罪并保持沉默。这封信揭示出白宫与此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政府不得不展开新一轮的调查,大批政府高官因此落马;一名被解职的原竞选委员会官员作证称尼克松曾直接参与掩盖活动。
尼克松立刻声明自己事先并不知情,事后也没有任何阻碍调查的行为。调查委员会之后又掌握了尼克松自1971年起就在白宫安装窃听设备的证据。尼克松以总统有行政特权为由拒绝交出录音带,法官们认为即便是总统也应受法律的制约,不料恼羞成怒的尼克松竟下令免去调查水门事件的特别检察官的职务。
尼克松的这一做法既任性又致命,无异于捅了蚂蜂窝。美国各电视网立即中断正常节目,向公众播报这一爆炸新闻。公众反映强烈,群情激奋,抗议声此起彼伏,舆论甚至将尼克松与希特勒相提并论;连*界和原先支持尼克松的出版物都转而指责他;在民意的推动下,众议院决定弹劾总统。尼克松则决心顽抗到底,他一面加紧销毁录音带上不利于自己的内容,一面继续强调行政特权。
*法院首席大法官裁决尼克松必须交出录音带,他交出的录音带中有十八分钟被人为地抹掉了,但其中一盘录音带清楚地记录着水门事件发生六天后,尼克松指示助手让CIA阻挠FBI的调查。铁证面前尼克松的谎言不攻自破。整个白宫震惊了,他们一直相信总统的清白,不惜动用各种手段保护总统,而总统却从一开始就掩盖真相,欺骗顾问、公众、国会和自己的家人两年之久,每个人都感到自己被出卖了,共和党的一批议员建议他辞职,尼克松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
美国历史上有许多比此严重得多的腐败案,比如格兰特、哈定担任总统期间,他们的幕僚利用权势敛财,数额巨大,但是两位总统在得知腐败事实后,就尽一切努力来制止这些行为。尼克松的做法不同,他是自己政府中不法行为的煽动者,这些行为似乎与金钱不沾边,而与权力、傲慢以及侮辱民主进程有关。尼克松曾宣誓维护宪法,不过他似乎认为因为自己是总统,且目标合理,法律就不适用于他。参议院水门事件特别调查委员会主席山姆·欧文说:“总统似乎把行政特权延伸到了大气层之外,他所说的行政特权不过是胡说八道。”
美国民主试验的目的,正是让同样的法律适用于每个人,包括总统。“君权神授”已经被美国独立革命淘汰,即便是总统也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宪法起草者们对这类紧急情况早有预料,他们赋予国会弹劾和审判总统的权力。众议院对总统的弹劾条款第一条,便是指控尼克松违背了他就任总统时宣誓忠诚于宪法的誓言;第二条指控他违背宪法规定的公民权,非法窃听,非法利用CIA和FBI;第三条指控他拒绝交出调查用相关材料也是违宪行为;最严重的控告,即掩盖犯罪事实,有意妨碍司法。
尼克松最终选择辞职,否则他就得在众议院接受弹劾,之后还要在参议院受到审判,并很有可能被定罪判刑。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优势之一便是三个权力分支很难会同时腐败;这也是在美国,下至平民百姓,上至总统高官,都得对法律负责的原因。
(尼克松辞职演说)
参考文献:
[美]乔伊·哈克姆:《自由的历程:美利坚图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尼克松一定是很多人,特别是岁数大一点的人都非常熟悉的一位美国总统了。当年正是尼克松打破了中美关系的坚冰,开启了中美之间的新篇章的。可是回去不久的尼克松就因为一场”水门事件“而黯然下台了。
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为什么美国人会义愤填膺地让尼克松下台呢 我们一起翻开历史书去看看:尼克松到底触怒了美国人的哪根神经,导致自己被赶下了台呢
1972年,这一年对于尼克松来说很重要。这一年他的第一任总统就要到期了,尼克松非常想开启他的第二任总统旅程,不过有一个门槛是必须要迈过去的,那就是必须要得到美国选民们的同意。
说实话,尼克松在第一任总统期间干得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例如:他已经从越南开始撤军了,实现了自己带领美国人走向和平的承诺;他开启了访华之旅,让美国人在美、苏争霸中渐渐地得到了优势等等。
不过这些成绩并不能确保尼克松就一定能当选的,谁知道美国的那些选民们会投票给谁呢 话说回来,尼克松当时的竞选对手实力也还是不错的——麦戈文,当时是美国民主党的参议员。
于是乎,尼克松为了竞选成功每天都在烦神、每天都是茶不思饭不香的。天天还要到处演讲、到处讨好选民……
按照惯例:尼克松找来了自己的竞选顾问们、幕僚团队们,然后开始征询他们的意见——怎么样才能确保自己被选上呢
往往有些事情不讨论是没有结果的,一讨论就会有“好办法”了。白宫的一个律师迪安向尼克松建议: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看来这哥们是学过孙子兵法的,不过他搞错了一件事情,书不能乱读、兵法也不能乱用,孙子兵法在我们这里用也许问题不大,但是在美国用就会出现弥天大祸的。
尼克松一切的悲剧就源于迪安的一个建议——去探探对手的虚实……
此后发生的“水门事件”直接导致了尼克松的下台,也导致了美国民众的愤怒
水门不是自来水厂的一个门,而是一座地处华盛顿特区西北区的大厦,由五星级酒店、*写字楼组成的建筑。
当时水门大厦是美国民主党的竞选总部,里面藏着民主党的一些竞选策略、民意数据以及一些重要的资料。这个地方通俗点说就是:尼克松对手的总部了,里面有对尼克松来说很重要的情报。
按照白宫律师迪安的对策——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在水门大厦里面安装一个窃听器不就完美了。这样一来,尼克松团队就可以随时知道竞选对手的方案、套路以及竞选情况了。
故事在1972年6月17日凌晨0:30分,这一刻发生了逆转,尼克松的政治生涯也因为这一刻永远地结束了。
当时水门大厦的保安正在进行例行巡逻时,发现一个楼梯间门上的锁上贴着胶带。当时这名叫做威尔斯的保安也没有太在意,他撕掉了胶带,然后就离开了。
不得不说的是:威尔斯这名保安的工作还是比较认真的,这哥们过了一个小时之后又去巡逻了一遍。也就是这一次的巡逻曝光了美国历史上*的丑闻之一——“水门事件”。
威尔斯巡逻之后发现刚才被他撕掉的胶带又重新贴了上去。他警觉地发现:一定是有人在搞盗窃活动,于是乎,威尔斯及时地报警了。
当警察到来的时候,位于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六楼的办公室被翻得乱七八糟,很多东西都被拿走了。
凌晨2:30分,警察们找到了窃贼。一共逮捕了5名男子,其中4个人是前中央情报局特工。他们携带着窃听设备,戴着专用的作案手套,还有一些先进的设备。
这些人就是尼克松派来搞知己知彼活动的“密探”了。
不得不说,美国人自我揭发、自我检举的效率还是非常高的——这个事情发生的第二天《华盛顿邮报》就进行了报道。
在这里我们要记住两位年轻
经过对这五名“窃贼”的审讯,发现他们并不是普通人。这些人里面有中央情报局的探员霍华德·亨特和曾在中情局服务了20年的技术人员詹姆斯·麦科德。这个麦科德当时正负责尼克松竞选连任委员会的安全工作。
此时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尼克松本人了,没办法——尼克松有直接的作案动机和目的。可是一开始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件事就是尼克松指使底下人干的。
那么尼克松此时是个什么反应呢
尼克松的反应很简单、很直接:他对外du咒发誓的保证不知道这件事情。尼克松说:“调查表明,白宫班子中,受雇人员以及所有认识的人,没有人卷入这一荒唐事件”。
由于尼克松的表演还是比较到位的,演讲的水平也还不错,又没有新的直接证据表明——尼克松就是幕后黑手.于是乎,尼克松还是高票当选了美国当时的总统。尼克松也是欢欢喜喜地开启了自己的第二任总统生涯了。
按照道理说,尼克松应该没事了;可是在美国这样的国家,有时候就是没啥道理可言的。窃听的事件还远远没有结束,还将爆发出更大的威力。
虽然尼克松获得了总统大位,但是其对手以及
当时国会里面的民主党们本来就认为尼克松有问题,于是乎,国会随后成立了一个特别独立的调查机构来调查尼克松了。尼克松本人则继续宣称自己是无辜的、自己是不知情的,反正自己对这件事情是一无所知的状态。
后来特别调查委员会得知了一个消息:尼克松自1971年以后,每次和手下们开会的时候,都会录音、都会做记录的。
随后特别委员会要求尼克松交出有关的录音带和文件资料。尼克松当然是拒绝了,要不然这就基本没跑了。尼克松找到各种理由拒绝交出,国会直接将这件事情闹到了美国联邦大法院。
联邦大法院在美国是一个独立的机构,既不归国会管、也不归总统制约。联邦大法院的意见很简单:总统也需要监督、总统更加需要配合调查——要求尼克松交出资料。
可是往后尼克松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也同时彻底点燃了美国人的怒火,触动了美国人心中最敏感的那根神经。
我们一起来看看:尼克松到底干了什么,导致美国人被彻底激怒了呢
就在联邦大法院要求尼克松交出录影带和资料的时候。尼克松一下恼羞成怒了起来,他下令免去了特别调查委员会一名叫做考克斯的特别检察官的职务。
这一下,尼克松立刻就捅了马蜂窝了……
如果说在这件事情以前,美国民众还有很多人认为:尼克松是被陷害的、被对手打击的或者说根本没有窃听这件事等等。那么尼克松免去调查委员会人员职务这件事发生以后,整个事件的方向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了。
此时的美国人认为:尼克松是在利用自己的权力干预司法、在利用自己的权力阻碍美国的核心价值。
于是乎,得知这一消息的美国主流媒体们纷纷中断正在播放的电视节目,报道这一事情。
报道的意思主要只有一个:总统正在用自己的权力来干涉司法公正;尼克松正在变成像希特勒和东条英机一样的人物。美国正处在历史上的重要关口,大家必须行动起来——保卫美国。
随后美国的民众彻底的愤怒了、所有的美国媒体也彻底的愤怒了,谴责尼克松的报道铺天盖地而来。当时很多美国人甚至纷纷走向街头来谴责尼克松,以前支持尼克松的人和媒体也立即变成了谴责和批评。
为什么尼克松免去了一个调查员的职务会直接导致——整个美国的愤怒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
1787年的时候,美国的开国者们在费城开过一个会。当年费城立宪会议的时候已经决定了美国的核心价值:分权模式、民众享有广泛的自由以及不被权力伤害的自由。
尼克松这样做显然是与整个美国为敌。说白了就是:美国民众认为——尼克松正在用自己的权力伤害美国人信奉了几百年的核心价值和体系。
美国人坚定地认为:如果此时不把尼克松搞下台的话,那么往后就会有无数个尼克松,美国也就不是以前那个美国了。
此后全国各地的谴责信件如雪花般的寄往国会,每天有几十万个电话打往国会和联邦法院直接要求尼克松走人。
最终美国联邦法院9名大法官,其中8人赞成、一人弃权,坚决地要求:尼克松必须交出所有的录影带。此时国会也开启了对尼克松的弹劾进程。
当时联邦法院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他们说:“如果总统拒绝执行这一判决的话,他们将直接派法警去白宫逮捕总统"。
这个时候的尼克松面临着三个选择:
一是,交出录影带,然后自己也就完了;
二是,拒不交出录影带,然后用总统的权力来直接对抗;
三是,自己主动辞职,混个体面一点的结局;
此时此刻,全体美国人都在盯着白宫、看着尼克松下一步到底要干什么——美国历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宪政危机到来了。
这个时候,尼克松的幕僚国防部长给尼克松提出了一个建议:自己可以立即派兵来保卫白宫、保卫尼克松。
不过尼克松最信任的幕僚基辛格是坚决反对这么做的,随后他对尼克松说出了一句名言:“刺刀和军队围住的白宫里,你是当不了美国人的总统的”。
尼克松自己迫于巨大的压力,在联邦法院判决出来之后的8个小时,尼克松的律师发表了全国电视讲话宣布:尼克松接受和尊重*法院判决。
随后,尼克松把录影带和资料交了出来,里面的内容大家都知道了。原来就是尼克松本人指使手下去水门大厦安装窃听器的,那么他也就彻底地玩完了。
尼克松在国会启动弹劾之前,就宣布辞去了总统职务。一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宪政危机以尼克松的下台而结束了。
我们来总结一下:“水门事件”到底触痛了美国人的哪根敏感的神经呢 其实就是触痛了美国人对权力恐惧的神经了,如果这件事情尼克松赢了的话,那么输的必然就是整个美国和美国人了。
最后我只想说:当权力不受控制的时候,真正的灾难也就不远了。美国人最后用监督、制衡、舆论压力的办法让尼克松下了台。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在权力的诱惑面前,没有好人、也没有圣人——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国家,同样如此,例如:尼克松的“水门事件”。
1974年8月8日晚上,刚刚取得美国连任资格没多久的尼克松向全国发表电视演说,宣布辞去总统职务,尼克松此举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一位因丑闻而中途下台的总统。
导致尼克松下台的事件,就是大名鼎鼎的水门事件。
水门事件是怎么一回事呢
水门事件其实就是美国总统尼克松非法采用监听手段而引发的一系列政治丑闻。
在华盛顿特区西北区的河畔,一共有四个大楼,分别是一家五星酒店,一座*办公楼和两座豪华公寓楼,由于这四个楼连在一起,在正门入口,搞了一个人工小型瀑布,远处看着就跟孙在花果山的水帘洞一样。
作为美国民主党的大本营,水门大厦一直都是密不透风的,但是共和党的总统竞选人尼克松非要到里面一探究竟,看看民主党的人正在干什么。
于是就安排了几个人到水门大厦去布置监听器,对,就是好莱坞大片里的经典桥段,尼克松都用上了。
在尼克松的安排下,五位精神小伙打入水门大厦,结果被民主党的工作人员发现,当即让保安将这五个精神小伙抓住。
当被询问身份时,这五位小伙自称是中央情报局的雇员,经过调查发现,其中有一个叫麦科德的小伙被确认是尼克松竞选团队的首席安全顾问。
应该说这个首席安全顾问当真是窝囊废,就这么点活还要亲自上场,结果被抓,然后又冒充中情局的人,真是胆大妄为。
在第二天《华盛顿邮报》的头版位置报道了这一件事!这是很荒唐的事情,又不是拍摄好莱坞大片,没必要怎么搞吧!美国大选的时候一向很乱,互相攻讦,无所不用其极。
尼克松当时还是总统,威望本来很高,这届选举也没啥大问题,美国民众都认为这是民主党派的阴谋。
当年8月29日,尼克松总统还向全国公众保证:“在我的指导下,总统顾问迪安先生已在全面调查所有线索。我可以明确地说,调查表明,白宫班子中,本届政府中,受雇人员中,没有人卷入这一荒唐事件。”
有了尼克松这样的保证,在大选中,尼克松毫不费力地击败了民主党的候选人乔治·麦戈文,获得连任。
常规操作就是尼克松和竞选团队庆功,再次当选总统,但是民主党人并未就此罢手,随着一封又一封匿名信寄到法院,密告水门事件还有隐情,民主党趁机在国会成立了一个特别调查委员会,对这次竞选活动进行彻底调查。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现在的民主党不知道能不能挽回败局,但是在当时,民主党是有证据的,就是之前被抓的那个首席安全顾问,精神小伙麦科德。
1973年3月,在法庭上,麦科德承认是受白宫法律顾问迪安指使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尼克松打算弃车保帅,让迪安出来扛事。
本来迪安也打算出来扛的,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如果认罪的话,直接就是四十年的牢狱之灾,这谁能顶得住。
在法庭上,迪安选择公开一切,拉尼克松下水,以求得检察官的赦免。
当时尼克松为了把自己撇清关系,公开声称,自己事先并不知道水门事件,事后也没有任何阻挠调查行为,来为窃听活动遮掩。
然而,由于麦科德和迪安都已经倒戈,这两个在尼克松团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自然是知道大量具体情报和内情的。
不久调查委员会就掌握了一个新情况,原来尼克松在1971年开始,为了记录自己与手下的谈话和电话内容,就在白宫办公室安装窃听系统。
估计当初是为了自己以后写书容易一点,结果却阴差阳错成为别人调查水门事件的证据。
水门调查委员会要求尼克松交出相关的录音带和文件资料,这下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但是尼克松并没有束手就擒,而是表示,我堂堂一个美国大总统每天说那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能让你听到。
因此就到*法去状告委员会,认为委员会是无理取闹。
一般来说,美国*法的法官官都是尼克松任命的,应该站在尼克松的这一边,让尼克松没有意料到的是,法官认为既然没问题,把录音带放出来听听又有什么问题。
尼克松当时就怒了,要免去调查水门事件的特别检察官考克斯,当时司法部长理查德森并没有执行尼克松的命令,反而打了辞职报告。
于是尼克松又让司法部的副部长拉克尔·肖思担任司法部长,来罢免考克斯,结果尼克尔·肖思也没有惯尼克松毛病,也选择辞职。
最后尼克松找到司法部的三号人物博克罢免考克斯,在三番五次之下,终于把考克斯给罢免了。
为了废除水门事件的特别检查官,尼克松更是动用了FBI封锁该机构的办公室,然后宣布废除特别联邦监察局,将此案移回司法部来调查。
尼克松的这一系列组合拳,直接让当时的美国新闻机构炸了,当时美国各电视台都中断了正常的节目播放,都来报告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新任命的特别检查官在白宫被迫交出的新证据,录音带里听着清清楚楚,水门事件发生后的第六天,尼克松指示自己的助手,让中情局阻挠联邦调查局调查水门事件,彻底实锤尼克松试图掩盖水门事件真相的关键性证据。
1973年10月31日,美国众议院决定展开对尼克松的调查,然后启动罢免程序,在1974年6月25日,司法委员会决定公布与弹劾尼克松有关的证据。
在消息公布出来之后,包括他的团队,很多人在内都认为受到了欺骗,原来尼克松是这样的人,竟然干这么不光彩的手段,后来共和党的人很多人也都劝尼克松辞职。
1974年8月8日,尼克松不得不向全国发表电视演说,宣布辞去总统职务,尼克松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因为丑闻而中途下台的总统。
其实,监听事件并不算什么丑闻,真正的丑闻是尼克松在调查过程中,大量滥用权力,破坏了美国政治结果的“三权分立”基础,那就是总统的行政权,国会的立法权,法院的司法权都是用来相互制衡的,尼克松在水门事件调查中,多次越界,最终触碰了美国人最敏感的神经,只能下台了。
今天关于《导致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究竟触怒了美国人的哪根神经》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咨询记录·解于2021-11-14茅台193...
五大四小发电集团名单文章列表:1、2020年五大四小发电集团装机容...
国内油价近二十年历史*价是3.06元一升。*的时候,发生在201...
长江铝锭今日价格后面的涨跌是什么意思?是对长江铝锭的一个...
中信国安(000839)中天科技(600522)新海宜(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