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买银行股能赚钱吗,以及买银行股真的能挣钱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买银行股是不是能够赚钱。我是觉得可以赚钱,买银行股我就亏过两次,一次亏损几个点吧忘记了,现在没有卖出,也亏几个点,但不会卖出。
下面是笔者前天写的一篇短文,来不及上传到博客,就作为解 吧。
中国股市有一个板块估值*,股息率*,但是股价走势长期以来总是不尽如人意,其投资价值争议也最多,那就是银行,后市有没有投资机会。 今年以来银行指数冲高回落,下跌4.8%,但从高点2230.44点算起,截止今天收盘1755.57点,下跌474.87点,下跌21.29%,高点跌幅远远大于上证综指跌幅,上证综指从*3314点跌倒3120下跌5.85%,从调整空间看,下跌21.29%已经是中级以上调整,理论上是进入熊市状态,但从好的方面来说,调整空间较大也较为充分,存在补涨的要求,这就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吧。 有专家表示银行股中期都不被看好,因为金融去杠杆下,银行净利差难以有效上行,未来利润增长难以为继,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银行股估值都长时间处于5至6倍市盈率,市净率也长期运行在1倍以下,尤其是资产在2000亿元以下的城商行。但是笔者觉得银行股经历调整以后,风险已经得到有效释放,现在是一个逢低布局的机会,长期低于市净率未必很合理。 银行股目前整体市盈率只有6.02倍,市净率方面,很多个股已经破净,截至 5月28日,26家上市银行中,已有15家银行股破净。在这近六成的破净上市银行中,华夏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和浦发银行的市净率均达到0.8倍以下。股份制银行是破净队伍中最为庞大的一类,除招行外的其余7家A股上市的股份制银行均处于破净状态,同时,在10家次新银行股中,江苏银行、上海银行与杭州银行也已处于破净状态。四大行农行、工行、建行和中行市净率分别是0.85,0.98、1.02、0.80,只有建行勉强在1以上没有破净。 本次调整,一些次新银行股触发了大股东稳定股价的机制,采取了股价稳定机制,那就是增持,上海银行公告,为稳定股价,自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联和投资拟增持不少于5990万元,上港集团拟增持不少于2919万元,桑坦德银行拟增持不少于2919万元。江苏银行,公司第一大股东江苏信托增持公司股份3129万股,占总股本的0.271%,公司大股东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增持了公司股份12,092,70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05%。 银行股本次调整,与市场整体热点切换有关,本轮热点从去年的白酒家电保险切换到医药和旅游等,其次就是科技股比如芯片、半导体、软件信息和智能等,三就是独角兽和海南板块,尤其是医药股更是出现了诸多牛股,像片仔癀、长春高新、恒瑞医药等,在一个存量资金博弈下,医药股大面积走好,资金会趋向于抱团取暖,就会形成资金虹吸,资金从银行板块流出高位顺势调整很正常,关键在于调整的空间和时间,但是今天医药股出现高位暴跌,片仔癀竟然封死跌停,长春高新和云南白药大跌7%,很多个股跌幅在5%以上,像恒瑞医药跌幅接近6%,大资金明显开始撤离,虽然资金撤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这部分资金会流向何方,作为投资者是需要关注和思考的,资金流向哪一个板块,哪一个板块就会走好,这部分资金大概率是从银行等权重板块撤离出来的,大概率是从哪儿来回到哪儿去,故笔者认为将会回流银行等低估值板块,昨天尾盘银行股成交出现小小的异动,股价也有所体现。 本周五将是中国股市入摩时间窗口,外资偏爱低估值、高股息率、成长稳定、流动性较好的个股,这是得到市场公认的,这些特征银行都是具备的,所以本次纳入msci指数有234家股票,银行是一个重要的板块,此次20家成功“入围”银行分别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北京银行、贵阳银行、杭州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 低估值不要多说,市盈率6倍,16家银行股破净,股息率较高也是毋庸置疑,大部分银行股息率都在3%以上,农行股息率是4.9%,工行4.2%,建行4%,中行4.6%,远远高于1.9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也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这种股息率还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成长性方面,大致上维持稳健增长,1Q18 实现净利润5222 亿元,同比增5.86%,维持了与去年全年6%差不多的增速水平。一季末,行业不良率1.75%,环比微升1BP。关注贷款率3.42%,环比下降7BP,自3Q16以来季度持续下降,可见银行资产质量改善可能已经是缓慢的趋势,资产再度恶化在经济平稳运行下,概率十分之小,一季末,行业拨备覆盖率191.28%,环比提升近10 个百分点,提升幅度较大,银行抗风险能力增加。净利润增速小幅下滑与博备覆盖率增加有一定关系,不良贷小幅升高可能与银行在强监管下更加主动暴露不良贷有关,但是关注类贷款下滑显示银行资产质量有改善的迹象。大行净息差明显改善,大行息差环比上行3BP 至2.10%利润增速有恢复的趋势,其中,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净利润分别为790.69亿元、740.76亿元、590.40亿元、521.83亿元,分别增长4.00%、5.47%、5.85%、3.69%。但是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因为负债端成本增加,息差则分别环比下行7/5/10BP,可是城商行体制更加灵活,业绩增速依然位于高位,贵阳银行1季度净利润同比增19.95%,宁波银行 1Q18 净利润增速达19.61%,招商银行净利润+13.5%,南京银行同比增17.61%。 制约银行一季度业绩增速主要是负债端成本提高,这是利率市场不彻底实行利率双轨制的一个结果,但随着央行降准100个基点,负债端成本二季度有望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根据央行的测算,本次降准释放资金约1.3万亿,其中4月25日操作当日金融机构需偿还MLF消耗约9000亿元,因此实际向市场净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虽然净释放资金总量只有4000亿元,但是替代了9000亿元的高成本MLF资金,可以有效缓解银行负债端成本的提高,有利于银行业绩的改善,4月份央行*数据显示,4月居民存款大降1.32万亿元,为历史单月*降幅。银行再度陷入钱荒,未来央行应该会继续降准50到200个基点,进一步改善银行负债端成本,有利于下半年银行业绩改善。 本次入摩能给市场带来大约1000亿元增量资金,其中有10%是被动配置基金,他们会配置那些板块哪些个股,总不会追高涨到天上的医药股,股价位于相对高位的白酒股和家电板块个股,大概率会配置位于相对低位的银行保险等金融股,就是被动配置资金也是更加偏爱低估值的银行股概率更大。 日前沪深交易所终止三家公司退市,这个市场炒作绩差股问题股敲起了警钟,未来市场将更加关注公司质地,关注业绩成长,银行虽然存在一些去杠杆的困扰,但业绩增长的趋势可能再度好转。 随着医药股白酒股的调整,市场热点面临新的切换窗口,流出的大资金需要寻找新的投资标的,低估值调整较为充分的银行股是一个短期的*,成为一个做多的较好 的时间窗口,我们很难判断一个个股一个版块的短期一两天走势,但笔者认可未来中线银行股的机会。 上述只是一个小散的一管之见,不构成投资建议。
不管买什么股,包括银行股,都有个价格和时间问题,还有一个流通盘大小的考量,还有是否希缺。比如深发展和浦发银行在90年代,因为希缺,股本小,加上高成长高送转,只要不是高位买进的,持有到今天也是赚的吓死人的。14年七八月份,我在2.3元左右分别买入了中国银行和光大银行,都是5元左右卖出的,当然是买在底部,买在高点的。后来买南京银行和华夏银行,就没有赚钱了,因为它们靠增发来扩大股本,失去了成长性。交通银行上市前,我们单位是原始股东,大约有1000万股,每个机关职工是3500股。上市交易时,交通银行派发给我们的红利,已经使我们的持股成本接近零。2008年交通银行解禁股上市交易,领导问我个人持有的股卖不卖 我说坚决买掉。我在办公室电话给证券部发指令,按五分钟即时图操作,一天时间内,以均价9.58元全部卖出,赚大了。此后的交通银行股价再也没有起来。为什么 ,流通股太多了,而且后面的银行股不停的上市,失去了银行股的希缺性,高成长的银行股也仅有招商银行和深发展两家。任何一个行业的股票,在这个行业高速发展时,如果上市那么几只股票,根本也不大,买进去基本上都是有利可图的,但是这个行业的股票批量上市时,它的行业成长期也可能过去了,产能过剩,股价也是必然像关云长败走麦城,江河日下的,昔日的五朵金花,钢铁,煤炭,电力,汽车,还有一些银行股,不就是如此演绎的吗 如果你在*价买进了五大行,时隔这么多年,有几个解套的呢 今天的紫金银行大跌,给投资者又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教育课,还不够发人深思吗 银行股可以买,但一定要有较大的价格空间才能出手。当然,超级行情启动时,银行股会先行启动,这时候买了龙头银行股,肯定赚大钱啦。
A股市场能找出几个比银行业更赚钱的行业
几乎没有。
A股市场能找出几家比银行更稳定的股票
几乎没有。
A股市场能找出几只比银行分红更稳定的股票
几乎没有。
A股市场能保证10年20年不退市的股票,除了银行类的股票,还真不多。
A股市场能安全的跨越牛熊市不出现巨亏的股票,银行类股票也应该是*。
A股市场十年如一日的走底部抬高行情的大多也是银行股。
指数一直3000点,但银行最差的也有翻倍以上的收益,十倍八倍的涨幅也很常见。
A股市场股价没怎么涨却能盈利的,也是银行类股票的特点。
A股市场,长期持有,股价下跌,不担心亏损甚至也能盈利的,银行股舍我其谁。
只要你不买太高,盈利只用交给时间。
A股市场,适合定投的股票,还能享受稳定复利的股票,银行也是首先。
A股市场,保险产品投资最多的还是银行类股票,为什么保险公司赚钱
银行每年给它分6%-7%,它给买理财险的2%不到。
中间差价可以复利投资,而且保险都是长期性的,退保要赔钱,保险公司怎么都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那你每年交保险理财,分那点钱,自己定投银行股,它不香么
越跌,定投分红越高,越涨定投溢价收益越多,涨跌其实都是赚钱的事情。
银行股要想赚钱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的确挺磨人的。
银行股买入不容易买到底部,所以建议定投方式,拉低平均成本。
就算开始买高了长期来看也不是问题。
银行前两三年持有,可能出现不赚钱,甚至小幅亏损的情况。
但你会发现,这个不亏钱,小亏的过程中,银行股可能下跌了20%左右。
但长期来看,银行分红不可能分到1块以下退市,也不可能给你20%的红利率,所以填权是个必然的事情。
就算股价下跌20%,从第三年开始盈利的状态就会持续地体现出来,每年收益会极其的稳定,股价一旦出现阶段上涨,超过当初买入价格50%收益妥妥的翻倍以上。
而银行股你要买入就想让它上涨很多不太现实,十倍八倍得交给时间。
短期做银行股没什么收益,可能还会给红利税。
可以看出银行股对短线相当的不友好,因为它本来就不是短线类型的股票,你非得做短线,除非阶段行情,不然没多少意义,一年做一两次还行,盯着银行做短线,没有必要,短线票就是短线票,长线票就是长线票。
短线买银行,涨不过别的股票,当然下跌行情银行也赔不了多少钱,想要避险套利还是不错的。
银行股赚钱肯定是赚钱,但一定要有针对性的长期投资策略。
和短线操作一样,策略很重要。
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买了银行就不要朝三暮四,越跌越要敢定投,而不出现翻倍,几倍收益就不要去考虑卖出,不然长线投资没有什么意义。
问银行赚不赚钱的,你可以看看每只老银行的后复权,就知道指数没涨,它们真的是涨了。
每天问 不见不散有股票,基金,存款,资产配置问题的下面留言,股票看支撑,压力,趋势,基本面,技术面,长线,中线,短线是否安全等问题,我会一一解 。我没回复多问一次。
买银行股真的能赚钱吗 我的解 是肯定的。因为银行股是目前全市场中估值*,最有投资价值的板块,没有之一。
我查了一下2021年4月2日收盘后的数据,银行板块的总体市盈率只有6.7倍,市净率0.67倍。有些银行股的市盈率低至5倍左右,市净率也在0.5倍左右,比如“北京银行”市盈率是4.67倍,市净率是052倍;“交通银行”市盈率5.12倍,市净率0.51倍。这样低估值的股票,在全市中很难找到第二个板块。但从盈利能力上来说,最近银行股的年报大部分公司都已公布,业绩和股息率却是*的。暂且不说宇宙行的业绩和赚钱能力*,就说说小小的“交通银行”的股息率,按公布年报当天的股价计算,其股息率就高达6.4%,按昨天4月2日的收盘价计算,其股息率高达6.54%。 哪个公司或者哪个理财产品能有如此高的股息率和利息 我没有找到!再说神一样的茅台,其股息率只有1%, ,我们大部分小散户能在茅台上赚到钱吗 不能!因为股价高得离谱,2165元的股价,你还敢追吗 你的资金量又能买几手呢!所以,作为散户朋友,想在股市投资赚钱,我的观点是,脚踏实际,老老实实的买一些优质的,有业绩支撑的,不用担心退市的,也不用太操心的股票长期持有,用时间和复利效应赚钱,和公司一起成长,学会慢慢变富,才是正道。比如银行股,我们即使赚不到差价,光是每年的股息率就高于一般的理财产品很多,何乐而不为呢!
在我的股市投资生涯中,一共持有过三只银行股,分别是“民生银行”、“上海银行”、“北京银行”都是持有一年以上的,而且没有一只亏损过,都是赚到10%以上才出局的。目前还重仓持有“北京银行”,其去年的股息率是6.30%,今年的年报还没有出来,期待能和去年一样或更高一些。
总之,我国的银行业是万业之母,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引擎。我喜欢银行股的稳健和高回报股息,它的股价虽然磨磨唧唧很慢,但是,持有它让我安心,长期下来赚钱是肯定的。
买银行股能赚钱吗
买得好就能赚钱,但买不好照样血亏。
那些质疑买银行股不赚钱的,我觉得完全有道理,因为事实上很多人买银行股确实没赚到钱。
这就好像,绝大多数的股民,炒股好多年,最后即便指数上涨了,自己最终还是没赚到钱。
之所以买银行股赚钱比较难,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
第一,最近几年不在行情的周期上。
先说大环境,最近几年确实不在银行股的投资周期上。
从2017年开始,整个银行股就一直没有在行情周期上,压根没有大资金青睐。
最近几年,银行股的总体估值每况愈下,主要原因是市场对于银行总体的未来情况,并不乐观。
虽说银行是*钱的企业,又是稳定的基石,大到不能倒。
但是银行股未来的增长,市场的地位等等,似乎都没有特别乐观的预期。
至少在当下的周期里,资金更乐意去追逐成长性更好的行业投资标的,而对于这些传统金融企业,并不感冒。
产业升级成了主旋律,而银行股就成了垫脚石。
行情糟糕的时候,银行股起到了维稳的作用,而行业不错的时候,银行股反而是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严重地拖了后腿。
在市场资金的大周期没有变化之前,在大资金的投资逻辑没有明显改变之前,银行股真正意义上的行情,还要等很久。
第二,投资银行股的时间成本很高。
投资银行股的时间成本,其实是很高的。
很多投资者不懂什么叫投资的时间成本,其实就是投资的时间成本,这一点很容易被忽略。
比如,十年前我买了银行股,经过了10年,我一共赚了30%,这到底算不算挣到钱了。
很明显,这其实是没挣到钱,或者说是亏钱了。
因为你把钱存在银行里,选择5年期定存,存两次,十年后的收益,也是妥妥地超过30%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银行每年给到一部分的分红,真的是很值当的,也是很应该的。
否则,银行股的投资时间成本,真的是非常高的。
最近几年,连续的画心电图的四大行,三五年都在一个价格区间,即便看上去不亏钱,时间成本也是非常高的。
作为一个相对长投资周期的股票品种,银行股肯定是不适合追求短期收益的投资者的。
而从长期投资的角度,也必须得考虑时间成本的因素,进行实际的收益测算。
第三,银行股的行情分化情况明显。
如果你研究过最近几年银行股的实际行情,你会发现冰天雪地,或者说是两极分化很明显。
处于金字塔顶层的银行,是最近几年崛起的部分商业银行。
诸如,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等等。
这部分银行最近几年收益很可观,复合的投资回报都超过20%,甚至有30%-40%。
处于金字塔中间的银行,是中规中矩的那些银行,诸如宇宙第一行的工商银行,其他几家四大行情况也是差不多少。
这部分银行股最近几年的收益很低,但好歹是正向的,徘徊在0-5%,可以说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
处于金字塔底部的银行,最近几年投资者基本都是亏钱的,部分银行甚至出现了腰斩。
诸如无锡银行,青农商行,沪农商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等等,走势都不太乐观。
2017年后的5年时间内,这部分的银行给到投资者的回报,几乎都是负数。
这种行情分化的原因,其实也就是这部分的银行的业绩,分化得非常厉害。
一部分银行靠着互联网数字化和财富管理零售化的时代契机,脱颖而出,一部分银行靠着地方的扶持政策,突然奋起,而一部分则在上市后,无法兑现业绩的预期,还有一部分始终中规中矩的走着老路。
这种情况,预期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也就是银行股还会持续地分化。
第四,高位接盘银行的投资者众多。
最后一点,也是投资者自身的问题,对于股票的买点把握,往往存在问题。
即便是买入银行股,也是经常在高位进行接盘的。
因为在银行股没有任何动作的时候,市场是忽略银行股的,散户投资者也不会注意到银行股。
而当市场对于银行的关注度不断增加的时候,往往是行情已经起来了。
银行出现大行情的概率很低,所以上涨个20%,其实已经从低风险区域,进入高风险区域了。
很多投资者是看着银行好像是要启动了,然后进入了银行股做投资,结果都站在了阶段性的顶部。
再然后,就是漫长的时间换空间的旅程了。
银行股长期来看,除非踩雷了,否则套人的还真不多,但这个长周期,也就真的很长了。
所以,银行股不是不赚钱,而是买银行股的很多散户投资者,因为择时的问题,最终没赚到钱。
很多人好奇,国内*钱的企业,银行为什么越来越不值钱了
市场不愿意给银行一个更高的估值,肯定是存在问题的,或者是深层次的原因。
其实,如果你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以下几个原因。
1、银行的增长问题路在何方。
银行最近几年的增长,总体上来看,是非常乏力的。
业绩增长乏力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问题是整体的经济增速正在放缓。
最近几年,居民的消费力在疫情的影响下,明显下降,加上钱不好赚,存款的人就变多了,贷款的人反而变少了。
同时,不良贷款的比例,正在逐步地升高,这让银行还要计提大量的准备金来应对。
这些都是制约银行更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让银行在业绩上迟迟没有突破。
这个从业绩报表上,也会有所体现,部分的银行出现了明显的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其实,银行也比较迫切地想要处理这个问题,但整个经济大环境,导致这个问题短期之内,并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
2、银行的社会定位终点在哪里。
其次,银行的定位决定了银行的地位,而银行的地位,也影响着银行的估值。
在经济发展初期,银行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说银行决定了整个经济的运转。
而到了经济发展的平缓期,银行的地位就从拉动经济发展,保障企业的正常运作,慢慢地转向了稳定民生,保证总体民生经济的平稳。
如果说从前银行的定位,是经济发展的支柱,而现在和未来的银行的定位,是经济发展的基石。
支柱和基石都很重要,但是扮演的角色是完全不同的。
支柱产业的估值,一定会比基石产业的要高很多。
当然,有一些言论说银行可能会是夕阳产业,这是*不可能的。
银行的地位本身,依然摆在那里,这一点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就可以预见。
银行是国家的金库,是人民的金库,是资金流转的重要场所,也就是整体经济的基石。
3、银行的房产贷款绑架问题如何减负。
银行的贷款问题,其实是资金不太愿意入场选择银行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其中,房地产的贷款,是银行最重要的隐患之一。
虽说这两年已经开始让房地产企业去降低负债杠杆了,但房地产的贷款风险,肯定不是短期内能够化解的。
银行其实在绞尽脑汁去解决这个问题,但问题在于银行如果不给房地产放贷,可能贷款都放不出去。
当你经常收到很多银行给额度放贷短信的时候,就会明白,当下的银行根本不愁揽储,想的就是怎么把钱给借出去,让钱流通起来。
这两年居民的总存款已经突破100万亿,但优质的贷款却越来越少。
随意的放贷,可能会导致坏账的滋生,可能进一步会拉低银行的业绩。
所以,当下的银行其实也是陷入两难的一个局面之中。
再加上接二连三的地产商爆雷,银行也只能勒紧裤腰带先平稳地度过这两年再说。
4、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如何解决。
最后一点,就是关于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到底如何解决。
其实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只不过银行的不良资产正越来越多,如果处置不好,很明显会影响银行的利润。
银行的不良资产有很多种,其中房地产是影响*的,这个上一条已经说过了。
其次,银行对于企业的商业贷款,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即便是大到已经上市的企业,同样也会有风险,更别说那些小微企业了。
企业一旦无法还贷,结果就是一个双输的局面,银行打包抵押的资产,进入不良资产处置的流程,最终2-3折的价格出售,并且周期还会特别的长。
至于底层的个人信用贷,银行采取的方式也只能是拉黑征信,但这本质上解决不了贷款的坏账问题,最终还是得回到一个双输的局面。
不能说银行当下面临困境,但想要在短期内破局,进入新的增长阶段,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
这也就决定了大资金不会大举进入银行股,因为没有一个炒作的理由。
除非银行股跌得很多,估值上的吸引力会带来一定的资金关注。
银行的大周期,至少当下不会快速到来,所以对于银行股投资的周期性选择,还是要谨慎为妙。
投资一定要把握大环境的机遇,以及大周期的机会,买任何行业的股票都是有赚钱机会的。
今天关于《买银行股真的能挣钱吗》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咨询记录·解于2021-11-14茅台193...
五大四小发电集团名单文章列表:1、2020年五大四小发电集团装机容...
国内油价近二十年历史*价是3.06元一升。*的时候,发生在201...
长江铝锭今日价格后面的涨跌是什么意思?是对长江铝锭的一个...
中信国安(000839)中天科技(600522)新海宜(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