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板、准老板、吃瓜群众们,是不是一提到“股权”这俩字,你脑子里就自动浮现出那句经典台词:“我出钱,我说了算!”然后理所当然地觉得,股权嘛,不就是你掏了多少钱,就占多少比例嘛?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啊!今天咱们就来盘盘这个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的问题:股权,真的是根据出资额分配的吗?
你可能会说,这还用问?公司法不都写着呢吗?《公司法》第七条可是明明白白说了,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嗯,这话没错,这是法律的“默认值”,就像你买了个新手机,出厂设置就是那样。在没有任何其他约定的情况下,你掏100万,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那你就占10%的股权,理论上行使10%的权利。这听起来是不是很公平?很合理?很YYDS?
然而,公司这东西,最骚的操作往往都在“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或者“股东协议”里!没错,就是那些密密麻麻、平时你根本懒得看的A4纸上。这就像玩游戏,官方有默认规则,但高手们总是能通过“外挂”或者“隐藏代码”玩出花儿来。在公司法框架下,股东们完全可以自己商量着来,约定一个跟出资额“八竿子打不着”的股权分配比例!
举个例子,老王有钱,掏了1000万,占公司90%的注册资本;老李没啥钱,就掏了100万,占10%。按照“出资额分配”的原则,老王是不是就应该拥有公司90%的股权,老李就只有10%?但如果他们签订了一份股东协议,约定老王虽然出资多,但只是个“躺平”的财务投资人,不参与日常经营,只拿分红;而老李虽然出资少,但他是公司的灵魂人物,负责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所以两人股权五五开,甚至老李占大头,老王占小头,分红也可能不按股权比例来,那也是完全合法有效的!你说,这还仅仅是按出资额分配吗?这简直是“颠覆你的认知”有没有!
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在创业这回事儿上,“出钱”只是其中一种贡献形式,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还不是最重要的那一种。一个牛X的idea、一个杀手级的技术、一份独家的资源、一个能把公司从0带到1的团队,这些“非货币资产”的价值,可能远超你初期投入的那点儿真金白银。如果死板地只按出资额来分股权,那那些有才华没资金的创业者岂不是永远只能给“金主爸爸”打工,成为“打工人”中的“打工人”?谁还愿意去拼命?
所以,很多时候股权的分配,看的是“综合贡献”和“未来价值”。比如:
在创业公司,这种“不按出资额分配股权”的玩法更是司空见惯。创始人团队往往会根据各自的角色、责任、预期贡献,以及谁是“主心骨”,谁是“背锅侠”,谁是“气氛组”,来协商股权比例。甚至会设置“股权稀释”机制,“对赌协议”,或者“股权成熟(Vesting)”机制,股权不是一次性到手,而是要随着时间、业绩逐步获得,防止有人“空手套白狼”,拿到股权就“躺平”。
还有一种情况叫“股权代持”,就是“名义股东”和“实际出资人”不是同一个人。比如,我出钱了,但我不方便出面,就让我的“好兄弟”老张帮我代持股权,公司章程上写的是老张的名字,但私下里我们有协议,这股权实际是我的。你说,这股权到底算谁的?名义上是老张根据他“出资”的登记额(实际上我出的钱)分配的,但实质上却是我的。这波操作是不是有点儿烧脑?
所以说,下次你再看到某个公司的股权结构图,别再傻乎乎地以为就是按出资比例来的。那只是冰山一角,水面之下可能藏着惊涛骇浪,也可能藏着一份份“秘密协议”。真正决定股权归属和权利义务的,往往是股东们私下签订的那些“公司章程”、“股东协议”和“投资协议”。它们才是真正的“葵花宝典”,决定了公司这个“江湖”的走向。
所以,你明白了吗?股权分配,玩的就是心跳,拼的就是智慧和提前约定!这可不是简单的“一分钱一分货”的游戏,里面门道儿可太多了。你说,马爸爸当年要是严格按出资额给18罗汉分股权,今天的阿里会是啥样?
咨询记录·解于2021-11-14茅台193...
五大四小发电集团名单文章列表:1、2020年五大四小发电集团装机容...
中信国安(000839)中天科技(600522)新海宜(00...
国内油价近二十年历史最低价是3.06元一升。最高的时候,发生在201...
长江铝锭今日价格后面的涨跌是什么意思?是对长江铝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