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谁懂啊!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跟咱们钱包息息相关,又充满了“玄学”的话题——A股的IPO定价与配售。一说到IPO,你是不是脑子里就俩字儿:打新!然后就是中签、吃肉、走上人生巅峰?哎,打住打住,少年你还是太年轻了。在你能“一键打新”之前,这只新股的价格是怎么定出来的?定完价之后,这香饽饽又是怎么分到你我他手里的?这里面的门道,可比你想象的要“卷”得多,堪称一场资本市场的“非诚勿扰”外加“饥饿游戏”。
首先,咱们得搞明白,一个公司要上市,本质上就是把自己当成商品第一次公开卖给所有人,这就是首次公开募股(IPO)。那么问题来了,这“商品”卖多少钱一斤……啊不,一股合适呢?这就是定价的艺术。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还是“核准制”时代,这事儿相对简单粗暴。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叫“23倍市盈率红线”。啥意思?就是不管你是什么神仙公司,你的发行价对应市盈率,最好别超过23倍。这就像给所有相亲对象定了个KPI,年薪不能超过某个数,高了就“不予通过”,主打一个稳定。好处是简单明了,坏处嘛,就是好公司可能被低估,差公司也可能混个及格价,市场发现价值的功能有点被“封印”了。那时候打新,基本等于闭眼捡钱,因为价格被压得死死的,上市后一顿爆拉是常规操作。
但是现在,时代变了,我们进入了“注册制”2.0时代。这玩法可就刺激多了!监管爸爸说了:“我不管你们具体谈多少彩礼了,你们自己瞅着办,只要把家底都亮出来,信息披露做到位就行。”于是,IPO定价的核心环节——“询价”就闪亮登场了。这个过程,简直就是一场高端局的心理战。参与这场定价大戏的,主要有四方神圣:想卖个好价钱的公司(发行人)、负责吆喝和组织的媒人(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一群手握重金的专业买家天团(网下询价对象),以及默默看着你们表演的监管层。这群专业买家可不是路人甲,他们是基金公司、券商、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这些“机构投资者”,个个都是人精,对公司的估值模型玩得比你玩消消乐还溜。
具体流程是这样的:公司和保荐人先搞个“路演”,就像带货直播一样,到处去给这些机构大佬们介绍自家的产品有多牛,未来有多光明,画大饼画到你心动。听完故事后,这些机构就开始报价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报出自己认为合理的价格和想买的数量。这时候最骚的操作来了,为了防止有人恶意报高价把价格抬上去,规则规定:报价最高的10%的申购量,直接剔除!无效!就像在拍卖会上,有人喊了个离谱的天价,主持人直接把他请出去了,就是这么霸气。剔除掉这些“气氛组”之后,再根据剩下的有效报价,综合确定一个最终的发行价。这个价格,既要让公司满意,又要让大部分机构能接受,还得为上市后的股价留点想象空间。你看,是不是比你双十一凑满减还复杂?
好,价格定下来了,比如说20块一股。接下来就进入了更刺激的“分蛋糕”环节,也就是“配售”。这蛋糕怎么分?主要分成两大块:一块叫“网下配售”,另一块叫“网上申购”。“网下配售”就是专门分给前面那些参与了询价报价的机构大佬们的,他们是VIP客户,拿走的是IPO发行总量的大头,通常能占到60%到80%。为啥给他们这么多?因为他们被认为是市场的“压舱石”,钱多、专业、持股相对稳定,能让新股上市后别太上蹿下跳。他们拿到的份额叫“获配”,虽然不是百分百想要多少给多少,但中签率比我们小散户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那我们这些“打工人”和“小韭菜”怎么办呢?别急,剩下的那一小部分蛋糕,就是通过“网上申购”分给我们的。这就是我们每天在交易软件上点一点的“一键打新”。这个过程就非常公平了,主打一个“众生平等,全凭运气”。你的申购资格,也就是“额度”,是根据你账户里持有的股票市值来的,市值越高,能申购的签数就越多。但注意,这只是增加了你参与抽奖的“奖券”数量,每一张奖券的中签概率都是一样的。所以,网上申购就是一场规模宏大的全民彩票,中签了就跟中了五百万似的,能在朋友圈炫耀好几天。
你以为这就完了?图样图森破!为了照顾咱们散户大军的热情,还有一个叫“回拨机制”的神操作。这是啥玩意儿?简单说,如果网上申购的人气太火爆,申购资金远远超过了计划发行的数量(比如超额认购超过150倍),那么就要从原计划分给网下机构的那部分蛋糕里,切一块“回拨”到网上来,增加网上发行量,提高我们散户的中签概率。这就像演唱会门票,VVIP区卖得不好,主办方就把一些座位挪到普通看台区卖,主打一个雨露均沾,虽然可能只是多沾了一滴雨。
此外,为了防止上市就“破发”(股价跌破发行价),让大家“中签如中刀”,注册制还引入了两个“神器”。一个是“绿鞋机制”(超额配售选择权),听着像个时尚单品,其实是个“股价稳定器”。保荐机构可以在IPO时多卖出15%的股票,如果上市后股价跌破发行价,它就可以用这笔钱在二级市场买入股票,托住股价;如果股价涨得好,那这多卖的15%就顺理成章地发行了。相当于给新股穿上了一双“绿鞋”,上市初期能走得稳一点。另一个是“跟投制度”,要求保荐机构的相关子公司必须拿出真金白银,购买这次发行股票的一部分,并且锁定一段时间。这就好比你开个饭店,必须拉着你家亲戚天天来吃,味道好不好,你自己心里最清楚。这招直接把保荐机构和公司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让他们在定价时不敢太放飞自我,否则破发了自己也得跟着亏钱,这叫“风险共担,有难同当”。
所以你看,从一个公司决定上市,到我们普通人能够买到它的股票,中间经历了定价的博弈、配售的分配,各种复杂的规则和机制像一张大网,试图在公司、机构、散户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这既是一场资本的盛宴,也是一场人性的考验。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智慧与算计,每一个数字背后都可能影响着成千上万人的财富故事。
所以,说了这么多,你今天去菜市场买的那颗大白菜,它当初IPO的时候,定价是多少来着?
咨询记录·解于2021-11-14茅台193...
五大四小发电集团名单文章列表:1、2020年五大四小发电集团装机容...
国内油价近二十年历史最低价是3.06元一升。最高的时候,发生在201...
中信国安(000839)中天科技(600522)新海宜(00...
长江铝锭今日价格后面的涨跌是什么意思?是对长江铝锭的一个...